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时刻传播 时间: 2013-12-24 |
2013被称之为智能手表元年,索尼、三星、Pebble、果壳等纷纷推出自家的智能手表,可谓火的一塌糊涂,然而前景却不是很乐观,三星Gear销量多次被看衰,一度被传出全球销量仅5万台的冷笑话,Pebble销量也只有30万台左右,索尼压根没公布销量,至于国产智能手表销量,算了吧,说了没人信。
现今,智能手表除了硬件方面面临着电池续航,外观,防水等问题,更大的问题更在于今天的智能手表,没有太多的创新,无法解决用户的硬性需求,只是个手机的附属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大厂商们也在尝试复制Google play和苹果Appstore模式,打造“开放平台”式生态圈,进而改变智能手表有硬件,无软件的的尴尬境地。 智能手表应用适配率极低
时下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多采用Android 操作系统,理论上说,所有支持安卓设备(包括手机、pad等)的APP也都能支持智能手表。然而,受制于屏幕大小,电池续航能力等制约,能完美适配智能手表应用少得可怜。
以三星Galaxy Gear为例, 其1.6英寸显示屏、800MHz主频的处理器、512MB RAM、4GB内置存储空间,没有原生数据连接,配置只相当于500元以下低端山寨机,但其售价高达2398元。
笔者在Gear上安装了一款体积为1M应用,对于硬件的要求不高,也不是专为其设计的App,发现该应用可以较流畅运行,运行基本无障碍。
然而当测试一款体积为30M的游戏时,发现其运行速度很缓慢,经常出现卡死和死机现象,同时电池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探索求新
今年6月,索尼推出“智能手表开放计划”,此前开发者利用索尼提供的SDK只能为智能手表开发应用,而如今索尼进一步开放了开发者的权限,允许开发者通过SDK开发第三方固件。
另一家智能手表厂商Pebble,今年也推出软件开发者工具包,目前,Pebble智能手表已有十种可用的表面以及一款应用。
国内智能手表厂商果壳电子宣布将推出智能手表开放平台,投巨资吸引开发者为智能手表开发专门的应用,以奖金和扶持政策吸引第三方软件入驻果壳市场。
智能手表厂商普遍认为,打造开放平台为双赢之举,开发者们能得到APP商业化新的渠道与机会,也能充实智能手表生态圈,为日后推出更优秀的产品打下基础。
开放平台造就未来
市场研究机构NextMarket Insights目前预估,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年达1500万支,至2016年将暴增至8000万台规模。
我们很难让用户会在不足2寸的屏幕上玩游戏、看视频、聊天不亦乐乎,因此开发者需要创新,需要为智能手表开发一些含金量更高的“轻应用”。
小米的今天成功,并不在于它的硬件有多么的强悍,而是小米背后一群MIUI的发烧友,正式因为小米MIUI这个开放平台,获得了大量铁杆用户,造就了小米今天300亿元的市值。所以智能手表要获取成功打造一个智能生态圈将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