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爱因斯坦说,“我们每一个人拥有的时间都一样,但却不能确定我们活在同一个时间里。”
哲学家康德也说,“即使一个人封闭了全部的感官,我们依然能觉知时间流逝。”
时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艺术家们却用浪漫诗性的方式,来展示人类对时间的认知、感知,引发对时间的流逝、时间的厚度思考等等,赋予时间存在意义,让时间产生叙事特质。
|Slices of Time |
法国建筑师兼设计师Emmanuelle Moureaux曾在伦敦的NOW画廊展出展出过一个大型装置——“时间片Slices of Time”。
图/查尔斯·爱默生
此装置灵感来自画廊的同名作品以及格林威治半岛上靠近子午线的重要地理位置,总共由100种颜色、168000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排列成一个圆形的结构来代表地球,就好像它漂浮在展览空间里一样。
所有数字从天花板上垂下来,排列成网格状。数字的颜色由浅逐渐变深,表达了每一分钟“时间”的流动。
每一层数字都反映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在向我们传达,时间为生命带来的不仅是叠加的年龄数字,还有厚度和色彩。
|图层图|
日本当代艺术家中西信洋做过一系列装置艺术,他通过反复的拍摄同一个场景或目标,然后使用激光打印,并用丙烯酸反转到塑胶玻璃上,让每一帧照片呈现在每一片有机玻璃板子上,当多层阵列叠加时,便成为一个独特的“时间流”装置。
中西信洋以每一个瞬间为关注点和出发点,在摄影技术的定格中,“时间”被赋予了有形的新诠释,增加了我们对“时间”维度和体积感的认知。
时间本身没有形状或边界,无法固定或把握。但我们都受时间流逝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和感知它。
中西信洋借助独特的艺术手法,捕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试图在作品本身和观者体验之间构造一座桥梁。面对这一组独特的风景时,尤其是在我们一边运动自己的身体,一边观看每一页切片时,感觉像时光正在从我们的眼前流逝。而他试图去做的,就是将每一寸宝贵的记忆都留了下来。
|The End|
意大利摄影师 Andrea Galvani 花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五个国家的东海岸收集日出,并选在伽利略逝世纪念日联动几十位摄影师,在30多个地点,同时拍下了多幅日出照片及摄影片段,并将这些作品集合成展览,取名「The End」。
太阳是「The End」的主角,其灵感是对现代宇宙学之父伽利略的致敬,伽利略所提出的日心学被巧妙的引用在该系列作品中。
他通过多媒体、影音、摄影等多元呈现方式,带来由光影与时间交织而成的视觉盛宴,让人类身陷其中去感受光的变化、时间的流动以及情绪的温暖。
展出时七个视频被投影到墙壁上,画面里是太阳自海平面升起并消失在天空中的景象,循环往复。
他希望表达∶「日出」代表了我们这个星球在太阳周围运动的原始计时方式,一个周而复始的反复事件,我们只是这个连续体的短暂一瞬间。
有意思的是,他明明拍摄的日出,却起了一个落日的名字——The end。也许,艺术家所想要表达的是关于时间的连续,日出是短暂的,每一次日出都伴随一次日落。
艺术家们把他们对时间的思索,转化为人人可视可触的装置艺术,把抽象的时间探究渐渐地具象化,让我们重新思索时间,从而认识世界。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