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一门拥有三百年历史的独有技艺,始创于云南石屏。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乌铜”是形容铜器的底色呈乌黑锃亮之色,“走银”是指在铜胎上镶嵌白银的工艺。如果镶嵌的是金,就叫“乌铜走金”。
相传是由匠师岳富在清朝雍正年间偶然发现,一次炼铜时,金戒指的意外熔化,带来了乌铜走银的诞生。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为云南省石屏县岳家湾村抗金名将岳飞后裔岳永兄弟特创。
乌铜走银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利用高温和化学原理使银或金与铜自然融合,再经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
等待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如果其中填入的是金水,则为金纹图案,呈现出黑金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而其手工技艺也是复杂,匠人需要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多种技艺。制作技艺包括炼制乌铜合金、锻制乌铜片、錾刻图案、走银、成型、抛光打磨和捂黑处理等多道工序。
一、炼制乌铜合金:用优质的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掺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
二、锻制乌铜片: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
三、乌铜片上錾刻图案:在乌铜片上描绘出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
四、走银:走银是最精髓的地方,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高温处理,银屑或金屑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
五、焊接和组装:将走好银的乌铜片进行打磨、组装、焊接成型,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金属器物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六、抛光打磨:分为粗抛光和细抛光,手工打磨,将初成型的器物进行清理抛光处理,让其显出银白色线纹。
七、捂黑处理工艺: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手汗液长时间与乌铜接触,产生氧化反应,使乌铜器面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
最后一步“手焐”也正是乌铜走银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器具颜色和质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新制成的乌铜走银工艺品颜色接近黑金,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使用者的把玩,铜色变得乌黑发亮,反衬出银纹图案独特的光泽和纹理,就像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
乌铜走银工艺品品类广泛,制品多为墨盒、笔筒、酒壶、香炉、花瓶等日常用具,常见的图案纹饰有五福捧寿、梅兰竹菊、八仙过海、富贵山水鱼、三英战吕布、松鹤延年、祥龙献瑞等。
乌铜走银见证了整个滇南工艺品发展的历史兴衰,它凭借精致的外表和细腻的花纹深得人们的喜爱。银与乌铜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和富有层次感,极具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来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