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把文化内涵引入钟表设计

  • 行业动态
  • 2006-02-10
  •     “航天表设计把功能放在第一位”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你的设计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应当是设计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航天表吧,我留意到此刻你手腕上戴的正是“神舟五号”的航天表。

        孙(以下简称“孙”):我确实经常戴这只航天表,现在流行大尺寸的表,当然也因为它很有意义,这是中国第一款航天员工作用表。2003年10月16日,它伴随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制造航天表的国家,也使飞亚达成为继欧米茄、FORTIS之后全球第三个制造航天表的手表品牌,在中国钟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5年我和同事们又完成了“神舟六号”航天员航天飞行中使用的航天服表和航天工作用表的设计,它们随着万众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度飞天。

        记:航天表的设计和普通表有些什么不同?

        孙:普通民用表比较注重造型和文化内涵,而航天表的设计是把功能放在第一位的,要功能稳定、使用方便并牢固。“神五”航天表的表面直径几乎是普通表的两倍,表带是黑色的环形强力松紧带,长度可以调整。表针和主要刻度都进行了强化,尤其是读秒用的大秒针设计成醒目的红色,在使用区域应用了警示性的鲜艳色彩刻度,可以让宇航员无需仔细阅读刻度,仅通过识别颜色即可感知和控制时间。主要刻度和表针均使用了长效夜光,保证宇航员在半米内都能准确读时间。这款航天表似乎有点怪异,但是这正是使用功能诉求的结果。

       “钟表设计也要注重文化立意”

        记:你曾在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年会上发表过“手表的符号化消费”的演讲,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孙:我的意思是,如今手表这种产品的计时功能已经弱化,正演变为符号化的消费,它的实用功能已是次要的,而其装饰美化和彰显身份地位的社会功能却不断加强。如古驰等时装女表品牌极具装饰性,跟服装搭配,成了一种饰物;肖邦、爱彼、百达菲丽和江诗丹顿等奢侈品类的男表和珠宝型女表,则能彰显佩戴者的身份地位。

        记:飞亚达表是不是也进入了符号化消费时代?

        孙:飞亚达的定位是时尚加典雅,不是特别Fashion,当然也不是奢侈品的品牌,而是让普通白领可以消费得起的,可以配正装,也可以配运动休闲装。飞亚达如今也正往符号化方向拓展,寻求一些符号化的意义。我们在春节前刚向市场推出了一个祈福系列,其中有款金佛表,表壳翻盖内放有一个纯金佛像,29800元的价格也卖得很好,这是钟表设计对顾客潜在需求的挖掘,和对社会生活演变的准确把握。

        记:从2001年到2005年间,你共有15件作品获得了中国国际钟表展的“外观创新奖”,是获该奖最多的设计师,此间你还获得过广东省“创新能手”称号,你是如何在钟表外观设计上不断创新、取得突破的?

        孙:手表是种非常古老的产品,至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前人已经做了许多设计,而它的物理面积非常小,“螺蛳壳里作道场”,设计要有创新蛮难的。我自从1992年进入飞亚达下属公司以来,在飞亚达已经做了14年的手表设计,突破自己也是很难的。我在设计生涯中一直关注两方面,一是关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手表,二是关注同期其他品牌有什么样的手表,关注这些不是为了效仿,而恰恰是为了避开,我的设计要与前人和别人都不一样。

        记:那你是如何做到设计与众不同?

        孙:设计离不开一个原则:以人为本,设计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设计者对使用者的爱和尊重,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解决一些过去设计未解决的问题,并为其带来身心愉悦。我反对设计为了外观而外观,这脱离了工业设计的核心,设计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和产品有更好的交流,更方便使用。在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我还非常注重设计的文化立意,我曾从钢琴的琴键、古罗马斗兽场的造型中提取元素,设计手表的表链;我在为全球最著名的有色宝石供应商、瑞士的SIGNITY(升丽婷)品牌作设计时,两款手表的设计灵感则分别来自中国长命锁和古埃及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这些都是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当然,在富有文化内涵的造型设计中,我仍在追求解决问题,比如中国长命锁造型的那只表,中间有个圆柱体为转轴,能改变表腕的角度使之适合不同粗细的手腕佩戴,这也是工业设计中常要考虑的“人机工程”。

        “中国钟表设计要把追随变为引领”

        记:中国的钟表设计在国际上地位如何?

        孙:应当说中国的钟表设计发展很快,正在逐渐崛起,但跟瑞士的百年老店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品牌的差距。飞亚达是中国表业的第一品牌,它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跟瑞士表的差距不大,但品牌差距很大,在手表的符号化消费趋势中,品牌占相当分量。

        记:飞亚达在缩小与世界名表的品牌差距上将做怎样的努力?

        孙:飞亚达会进行技术的突破,但不会亦步亦趋地去学瑞士品牌,而要寻找差异化的路线,在文化含量上进行发掘。飞亚达已经举行过两届“飞亚达手表设计大赛”,就是为了把设计文化引入手表业,使手表不仅仅是件商品,更是有文化含量的产品。

        记:你曾说过中国表业要把追随变成引领,中国表如今有没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前景?

        孙:中国表业目前还不能做到引领世界潮流,但正在向这方面转变。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有端倪显露: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我应邀为全球最著名的有色宝石供应商、瑞士的SIGNITY(升丽婷)品牌即将在全球发布的宝石流行趋势报告作主题设计,成为惟一被邀请的中国大陆设计师,这有着很大的象征意义,说明中国钟表设计正从学别人到引领潮流转变,起码国际人士认为判断未来流行趋势中应当有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