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年以前,电子钟表是一件前所未闻的事物。在那个年代,放置於天文台、邮政局、火车站和钟表店内极度精确的摆钟,皆透过绝对的韵律,为无声无息、平稳流逝的时间提供测计性能。精链完善的机械,就是个中的关键。当钟摆从最远的一点摆到最远的另一点,其摆幅需时刚好一秒。根据从 1820 年确立起的定义,按照太阳计算,这正是平均一天的1/86,400,不多也不少。这些极度精确计时器的误差,每天在百分之一秒的范围内,难怪在当年来说,最优秀时计器的价值,往往等同於一所小型住宅。
而过去,制表工厂内的标准钟只用以观察和比较时钟上移动得最快的指针,即我们所说的秒针。但在制表工匠在专注於工作之时,却常常受到极大的干扰,因为在一天内有数个小时,较次要的时针会遮挡了细小而较重要的秒针,所以自从大约 1770 年开始,除了机芯和钟摆以外,标准钟将时针与秒针分离,设计出所谓「调节器」(Regulator)的标准钟,将时针放置在另一个偏离中心的表盘内,一般情况下,时针每12 小时旋转一圈。此外,亦有一些特别的调节器,时针转动 360 度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特别性能∶位於 12 点钟方向的 24 小时显示辅助盘
ML的设计师在创作其最新作品匠心系列三针一线腕表之时,正是采用上述的标准钟作为参考蓝本。在6点钟位置,设有一根细小的指针,提供昔时具有绝对决定性作用的秒针显示;在表面另一端的 12 点钟位置,24 小时制时针以缓慢而稳定的步伐移动著。至於表面的中央位置,设计师则安排了分针与日历指针。这款属於匠心系列旗下的三针一线腕表,设计简洁俐落,各种显示清晰悦目,绝无错读时间之虞。究其原因,全赖 Maurice Lacroix 对於设计,以及外部与内部零件结构自然毫不造作的追求。无论是表面、指针、表壳、表带或是独特的 ML 105 自动机芯,均臻达去芜存菁的最高境界。对於机械式摆钟曾以精准运作而大放异彩的伟大年代,ML 抱著一份追怀的情愫,所以特别强调三针一线腕表的可靠运行与精准度。制表大师以最缜密的心思打造出稳健的机芯,让钟表爱好者只要透过蓝宝石水晶表背,便可鉴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内在美感,包括蓝钢螺丝、手工精细处理的修饰及太阳图纹等。不但如此,五方位的精准调校同样至善至美,切合最严格的要求。
匠心系列三针一线腕表表壳直径达 42mm,使用不锈钢或不锈钢/18K 750 玫瑰金材质,其宽广的尺寸同时为表面及指针提供了偌大的空间,透过内附防反光涂层的弧形蓝宝石水晶,阅读时间明快清晰。有一项事实绝不能遗漏掉,就是昔日徐缓的钟摆移动,营造出悦耳的音响效果;而匠心系列三针一线腕表则以Glucydur 摆轮及具温差补偿作用的Nivarox-1 摆轮游丝,达到每小时震频 28,800 次的出色性能,以快速的振动与悦耳微小的滴答声,履行精准的计时重任。匠心系列三针一线腕表不但能够日夜配戴,也足以世代流传,成为一件值得珍藏的传家宝藏,就如同今日我们对古老精细调节摆钟的珍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