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一天天威起来(图)

  • 行业动态
  • 2010-11-24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晶报   时间: 2010-11-24

    当年的“银商之争”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深圳庞大的经济体系中,行业协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贸洽谈、招商引资、企业维权、市场开拓、技术升级、产业再造、政策制订等各个经济领域,人们都能发现协会活跃的身影。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维护企业权益、缓解企业资金及营销难题等方面,深圳行业协会跳出了传统的“框框”,发挥了突出作用。1999年11月22日闭幕的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委员们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在政策的鼓舞下,深圳各行业协会正一天天威起来。

          协会与工作人员:成功就在你身边

          杨景雯是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常务副秘书长,每天都要面对着“干不完的事情”,挺辛苦的,但是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这种成就感,让她一干就是10年。

            10年前,杨景雯在电视台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跟很多人一样,当时的她并不了解行业协会到底是做什么的,“可能是退休的老同志们发挥余热的地方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景雯参与了钟表行业协会的活动,她惊讶地发现,这里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行业协会承担着中介服务、行业协调、创造商机等重要功能。杨觉得,在钟表行业协会工作意味着更高的起点,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生活,于是她选择了留在这里。

            “有一些客人待人接物、写信说话都很有古人之风,跟他们打交道就像是在小说里。”杨景雯觉得这份工作充满了新鲜感,而吸引她留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份工作能满足她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年一届的展览会,对行业协会、对组织者的要求很高,要大家事无巨细地去筹划。当工作完成了,心里会有大大的成就感。”

            如今最让杨景雯自豪的,就是原本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家们被行业协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争取行业共同利益的“联盟”。慢慢地,企业家从面对面的竞争对手到背靠背的朋友,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战友”,关系就更为融洽。这种良性的关系促使整个行业处在一个和谐共进的氛围中。

            协会和行业:火借风势 风助火威

            观一叶而知天下秋,钟表行业协会坚持“民主办会”、“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理念而取得的蓬勃发展,几乎就是深圳各大行业协会的缩影。

            据悉,深圳各行业协会主要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装备业、商贸旅游业、金融保险证券业、工程建筑和房地产业、市场中介服务业、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业、农业等行业,涵盖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成为深圳社会组织中涵盖面最广、力量最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

            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指出,深圳行业协会规模的壮大,离不开行业自身的兴旺和强盛。记者了解到,深圳家具业在全国颇具知名度,市场规模占全国15%;黄金珠宝业稳居全国龙头地位,深圳黄金加工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深圳钟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3%;彩电、电话、复印机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这些行业所属的行业协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品牌协会。

            “行业协会与行业本身能互相‘催旺’。”有专家认为,深圳行业协会的代表性和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加强,充分发挥了“传导器”、“助推器”、“稳定器”的作用,也很好地服务了所属行业。

            协会与企业:做争取利益的急先锋

            “只有会员感到协会能给自己带来服务,参与热情才会提高。”一位来自行业协会的内部人士这样说道。而作为自治组织,会员最需要行业协会发挥的功能就是维权,行业协会必须在会员利益受到侵犯时挺身而出。

            2004年初,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接到数十家会员反映,随着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消费额的猛增,商场承担的刷卡手续费暴涨,使企业经营成本骤升。不少零售商曾单独与银行方面协商,要求降低费率,但都遭到了拒绝。

            为此,从当年2月开始,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零协”)代表行业与深银联以及银行同业公会多次谈判,要求打破垄断,降低刷卡消费手续费率。一方是由深圳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带领的各大商业银行,另一方是由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带领的46家大商场。双方从3月谈到5月,经过至少4轮谈判下来,商家终于没有什么耐心了,5月25日,零协表示,如果银行不把手续费降到商家能够

            承受的水平,商家将在6月2日、3日两天统一行动,拒绝刷卡消费。如果银行还不让步,商家“将有更大规模的行动”。

            “协会是行业共同利益的代言人,我们协会也一直把维护行业利益作为协会的首要工作,只要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我们寸土必争。”时任零协秘书长的花涛这样说到,“单个企业不能面对这样的问题,只有协会才能集合大家的力量解决共同的问题,行业协会就是一个平衡会员利益、协调各方矛盾的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润滑剂’。”

            这场“银商之争”迅速席卷全国,中山、温州、重庆各地纷纷响应,除零售行业外,餐饮行业也加入其中。银商之争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降低手续费率,更重要的是希望打破行业垄断。2005年5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零协代表会员提出的诉求基本上获采纳。外界对此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协会的作用。”

            协会与政府:从“父子君臣”到“合作伙伴”

            对于深圳来说,从1986年成立第一家行业协会——深圳电子行业协会开始,政府对行业协会管理的改革一直大刀阔斧。“行业协会现在和政府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马宏说,截至目前,深圳市共有行业协会318家,“虽然行业协会在全市社会组织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非常有活力。”马宏评价。

            在前面提到的“银商之争”当中,政府出人意料地成了一个旁观者。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一位官员解释了政府没有介入的原因。“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不会介入的:我们希望两个行业协会能通过理性的博弈和妥协,来化解这一矛盾。如果政府介入,就会打破这种尝试,又会回到以前政府什么都管的老路。市场是有一种内在平衡机制的。我们相信,随着行业协会的成长,它们是会自动调节这种利益的最佳平衡点。”

            这种转变,无疑体现着深圳市政府对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一种新的管理态度。深圳市于2004年设立了市行业协会服务署,后又将其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合并为民间组织管理局。在政策的指引下,行业协会纷纷与原主管或挂靠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全面脱钩,200多名政府官员退出,自此行业协会上头再没有主管单位,彻底民间化。这些改革让出了社会活动和管理的空间,为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创造了发育成长的良好条件。

            一路走来,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不再是“父子”、“主仆”的从属地位,而是成为了与政府平等对话、共同商讨事务的“伙伴”。如今政府的角色是服务的监督者、规则的制定者、资源的提供者,而行业协会则成了具体项目的实施者、民情民意收集者、项目策划实施者以及推行者。

            10年间,行业协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民间组织管理局透露,一部新的行业协会条例已经列入今年深圳市人大的立法计划。现行的《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制定于1999年。“原来的条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马宏说,新条例修改幅度相当大,将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深圳行业协会改革创新的成果,各项监督体系也会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