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货内地“忙圈地”

  • 行业动态
  • 2004-10-09
  •     刚刚结束的今年“十一”黄金周,预计总数达40万的内地游客敞开荷包瞄准香港的珠宝金饰、名牌服装、化妆品等,极大地带旺了香港零售业的市道,而不久的将来,内地游客不用到香港,也可更多地感受到香港高端百货的魅力了———继引入香港“个体户”之后,CEPA效应下香港的高端百货业也正在蓄势发力国内市场!
        从美容、保健产品到个人护理及婴儿用品,香港“万宁”即将落户广州天河城;香港化妆品专业卖场的老大“莎莎”也正紧鼓密锣地准备进军内地市场……今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正当目前各种内资外资“大卖场”争相抢滩布点的时候,香港高端百货业的亮相登场特别引人关注。
        国内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香港高端百货业大举进军内地,首先看中的是内地迅速成长的高档商品消费市场。“广州人均GDP已达到5000美元,具有高端百货产品消费能力,这是高端百货业进入广州的重要条件。”广东一位消费经济学家这样分析。
        据有关专家介绍,早在2002年,“先行一步”的华南经济重镇广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了5000美元,而在去年,我国的人均GDP也突破1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人均GDP在650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650美元到2550美元属中等收入国家,2550美元到7900美元则应属中上等收入国家。我国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的台阶后,意味着我国正向着中等收入国家挺进,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激烈转型,其中高层次商品的商机不言而喻。
        实际上,在CEPA正式实施之前,香港名表珠宝业已经在广州“率先抢闸”。去年底,广州天河城就引入了香港首屈一指的钟表零售商东方表行集团,而广州友谊商店的“国际品牌区”也悄然扩张,大力引进香港珠宝首饰品牌,争饮CEPA“头啖汤”。

        香港高端百货优势明显
        这次率先进军广州的万宁百货是亚洲首屈一指的零售集团———香港牛奶公司的成员,其店铺数量总数超过200家,是香港最大的健康与美容产品零售连锁网络。据该公司高层向外界透露,在接下来的2-3年内,万宁将启动在粤开店30家的攻势!
        而早前放出风声即将“试水”内地的莎莎,则是香港最大的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据称目前在亚洲区设有62家零售店,销售护肤品、香水、化妆品、头发护理用品等逾400个品牌产品。有消息指,其内地首店将会落户上海。
        其实在专家眼中,香港零售业最大的强项,也就在于进行国际名牌经销代理和着重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高端百货业。去年7月份“个人游”政策实施以来,每逢假日或内地“黄金周”期间,香港的百货名店和知名化妆品商家都会被内地消费者挤得水泄不通,这次国庆“黄金周”内地“扫货团”的表现也毫不例外。这些香港百货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网络水平,仍然是内地高档路线商家所难企及的,而很多国际级品牌,也看中了香港高端百货业对内地的辐射作用,乐意利用它们的实力作为向内地推进的平台。
        “多赢”局面有望形成
        零售业曾是香港经济中较为稳定的行业,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也难逃急剧萎缩的命运,随着经济加速复苏和CEPA带来的利好,去年8月以来香港的零售业呈强劲的全面复苏趋势,各零售商基本结束了削价求售、惨淡经营的日子,然而痛定思痛,加速向内地进军已成为它们进一步拓展经营空间的必然选择。
        对消费者而言,香港高端百货率先登陆内地大城市,内地居民可更方便地买到国际一流品牌的产品,而价钱并不比香港高。因为内地百货业物流和营运成本均比香港低,而且不少国际品牌普遍看好内地的高端消费市场,愿意通过让利,扶助这些实力强大的港资高端百货来开拓国内市场,从而使其产品国内外的价差大幅收窄,使内地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据介绍,时下内地的零售业界对香港高端百货进军内地也持欢迎态度,因为在带来竞争同时,它们也带来了香港百货业先进的经营理念,而相互间不同的目标群体组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共同做大市场。
        正是在这种“多赢”的预期下,有专家预测,随着CEPA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香港高端服务业进入内地的“喷发期”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