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续报道了两届采购大会,对比去年最大的感受是,深圳开始了从深圳“制造”过渡到深圳“创造”。彩虹、雅芳婷、光大依波钟表、金威啤酒等一系列名牌产品带着深圳的气息,从采购大会迈向全国,它意味着深圳从制造业的低利润开始迈向经营业的高利润。
曾经:深圳制造价格最低
深圳的制造业包罗万象,从服装、家具到钟表、电器应有尽有,但是翻开这些企业几年前的历史,其产品几乎全被贴上了多种世界著名品牌。
有关口岸部门最近发布统计数字:2003年中国钟表出口8.45亿只,钟表成品及配件出口金额达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0.3%和22.5%,中国钟表产量已占全球80%,深圳制造的钟表占全球的40%。于是,就有单位在媒体上公开宣称:经过近2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手表制造之都”。其实,细心的人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立刻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据此统计数字分析,中国钟表出口平均每只折合人民币不足10元。
现在:深圳创造是必经之路
经济学家说,深圳的制造业最终还是要走品牌之路,一种途径是通过强化自己品牌出口的能力,以低价占据世界市场;另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制造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收购兼并国外的顶级品牌。
而深圳由制造行业到创造行业的名牌战略的转变中,也确实尝到了甜头。今年9月份,来自深圳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与前8个月深圳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开24.1%相辉映,前7个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0.7%,创出2000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