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之方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时间: 2012-12-17 |
客户看中某款高端产品,店里没有现货,必须预订,然后等上长短不一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这被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订制方式,不仅店家十分乐于采用,也为许多高端客户所认可。不过,在去年与今年销售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排队等候的高端客户也碰到了新的问题,有些买家面对着突然消失的排队长龙甚至觉得排队制度本来就是选择性地供货,带有不公平的色彩和玩猫腻的空间。 其实,排队等候确实是会遭遇到一些技术性的不公平,比如地区的差别——买家集中在某国或者某地区,而厂家或者商家在安排物流方面并不以此为依据,而是采用一些约定俗成的传统安排发货,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某些地方排队等候时间很长,某些地方排队等候时间很短。不少中国买家在国内的多家专卖店里排队等候买不到心仪的款式,干脆到欧洲的日内瓦、伦敦与巴黎去排队。相对来说,这些都是钟表的传统市场,厂家在物流方面容易优先满足其需求,当然相对等候时间会短一点。 对于一些喜欢排队买紧俏稀缺款式的中国买家来说,看见等候的队伍长,总觉得这是物以稀为贵,虽然也不时地抱怨,但并不反感。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手表专卖店的排队等候长度明显缩水,让那些原本以为自己还要等上一些时间的人们吃惊不小。在过了最初的欢喜阶段后,有人发出质疑——有几个买家退订当然是不可避免的,而数十个人退订就难免让人生疑,何况中国的订单被退后,在东京与新加坡原本被告知要等上多半年的东西也纷纷到货,由此甚至产生出自己被品牌专卖店集体忽悠的感觉。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传统的订制式排队等候确实遭遇了新销售环境条件的挑战——除了排队时间的长短之外,还有地区间的价格差距等原因,引发人们为了买一件东西,而到世界各地多个专卖店去排队等候的情况。在市场销售情况火爆的时候,没有人会退订,即便自己已经买到一款或者改主意不想买了,将自己苦苦等候的位置有偿转让给别人、或者自己买下多只热门款式手表再到二手市场去抛售,都可以轻松赚取可观的利润。然而,在眼下全新手表都很难卖的背景下,即便是没有改主意退订所有的排队预约,当买到一只自己心仪的新表后,其它店里的预订也会被统统取消。曾经与一位中国的手表买家讨论过,如果他退订某款热门表,最终会牵涉到中国与德国的五家专卖店,所以在统计上反映就是全球各地少了五个排队的人。对于真正的中国大买家来说,一旦退订或许会影响更多的店。明白了这么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品牌专卖店其实主观上说并没有忽悠排队者或者有什么猫腻,只是统计学方面的误差,成倍地放大了市场的需求,导致消费者自己忽悠了自己。 这里,顺便指出一下,不仅高端手表,在珠宝、手袋以及汽车领域里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买家尤其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冷静判断,想炒作什么,风险更会格外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