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品牌基地拉动深企出口

  • 行业动态
  • 2005-01-10
  • 同样的门扶手,过去华亿达卖给欧洲,一件只能赚1元人民币;现在贴上自己的牌子,每一件可赚1美元甚至5美元。新年伊始,深圳华亿达董事长刘秋华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美国多设几家品牌基地,将出口增长模式尽快由过去的薄利多销挣加工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靠品牌带动利润增长转变。
        刘秋华拿出在欧美拍的照片告诉记者:“这些就是我设在美国和欧洲品牌基地,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碰到了很大的挑战,但却让我们尝到了高回报的甜头。”
        低价格面临新挑战
        五金产品一直是深圳传统出口行业。记者了解到,全球五金制品的采购量每年大致在6000亿美元左右,深圳和珠三角正在成为全球五金装饰行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虽然大批五金装饰品是在珠三角生产的,但真正以自己的品牌出去的却少之又少。作为中国最大的五金制造商之一,刘秋华过去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虽然是世界著名品牌的生产商,但如果以自己的牌子出售,在国外鲜有人知,更卖不上好价钱。国外的代理商将其产品运到欧美后,换上他们的品牌,却在大型超市高价热销。
        “别人不会因为价格低就说你好,反而会因为低价格给你戴上‘倾销’的帽子,让你价低也无法出口。”深圳贸工局的官员说,在外贸环境发生变化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低价模式势在必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已悄然应对变局,转向以打造品牌拉动出口的外贸增长新模式。
        据了解,深圳市企业近年来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之一,去年深圳市经批准设立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有183家,遍布五大洲56个国家和地区。记者采访了解到,深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本身也已开始发生变化,不仅有中兴、华为等大型企业在海外设研发、制造基地,更多的是华亿达这样的加工企业,工厂设在深圳,然后将品牌基地设在国外。
        品牌补上传统产品出口“短板”
        出口模式发生变化给深圳企业海外营销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深圳五金行业协会的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深圳五金在海外品牌战略的启动,国际建材巨头欧倍德、百安居对深圳品牌五金开始代理权的争夺。刘秋华兴奋地对记者说:“过去都是中国企业以代理国外品牌为荣,谁想到老外一拨一拨地找到深圳,为成为我们的区域代理商你争我夺?原因在哪里?还不是我们有了国际化的品牌!品牌真的是个宝!”
        深圳贸工局的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品牌战略是深圳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深圳市政府每年设定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到海外推介深圳的品牌产品,对企业到海外参展、设展示中心给予补贴,鼓励金融机构扶持企业海外扩张。
        此外,深港合作面向海外市场推介深圳品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关方面表示,新的一年,深圳将进一步落实“1+8”协议精神,与香港在会展、海外参展方面加强合作,联手推介深圳服装、珠宝、玩具等品牌产品,实现深圳出口的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