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二手表,“要”心别太重

  • 行业动态
  • 2013-08-09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钱江晚报   时间: 2013/8/9

            最近二手钟表市场话题的火热,来源于某知名品牌的一块表—新表几十万,进了二手市场,几万元成交。

            虽然有著名评表人说,二手表与新表市场并非完全正相关。二手价格牵扯到很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但此事让很多人对去二手表市场捡漏,充满想象。泡在二手表市场七八年的藏家杨晨以自己的经历给了表迷一些建议。

    60万入手两块PP

            与国内很多玩家不同,杨晨几乎只收二手表。七八年前,他开始淘二手表,逛二手店,进拍卖行也有四五年了,靠时间精力当然还有不少钱砸成了小有名气的藏家。

           “我最近的关注点在百达翡丽上。PP的表分为两类:一类1930~1960年代产的表,称为古老腕表;之后的叫现代腕表。我在拍卖市场收古老腕表,这两年收了2枚很红火的PP2526(小三针腕表)。这款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产的,产量约3000枚。当时出厂的价格现在很难找到,但在拍卖市场,PP2526最高价超过400万。我花了20多万收了一块黄金款,另一块玫瑰金款36万拿下。”杨晨说。

            这款表为什么能那么红?杨晨认为,这是时间考验的结果。这块表的外观大家比较认可,表壳是经典的Calatrava系列,盘面又是珐琅面,更重要的是它搭载12-600机芯,这个机芯在当年就被称为‘自动王’,达到自动机芯的水平了。”

            从20万到400万,同一款表差距为何这么大?原因就在于它是古老腕表,变化多端。“早期的表是由手工打造的,随意性较大,比如在珐琅画法、刻度装配甚至功能等方面都会不同,有些表甚至同一型号连功能都不同。那些孤品,当然就会被全球玩家追捧了。比如PP2526多数是白色珐琅面,如果遇到黑珐琅面,价格就会高。”杨晨说。PP历史上还出过些很有意思的表款,比如拥有双logo的表款(和曾经的好搭档Tiffany合作),都是极难见到的。

    别心急好货总会来

            很多二手表不如新表贵,但坚挺的依然有。“比如PP5712G,钢款鹦鹉螺,每年都有新表,但目前二手市场拍价时常贵过欧洲新表价,因为它需求量特别大,很多人拿不到新表。”不过,最令杨晨惊讶的是PP5131,“这块珐琅面的世界时,去年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是49万人民币,但拍卖市场却在100万~130万之间。原因就是,PP店中不轻易出售这款表。除非你是买过不少PP表款的VIP客人,或者必须同时购买好几块其他款,才有机会得到。”

            杨晨关注PP2526好几年,“以往最低的、品相不怎样的玫瑰金款都要40万以上成交,去年我36万拿下一枚,品相还很不错。因为市场状况发生变化,以前苏富比的整个春拍只能找到四五只这个表,现在一场就来三只。另外价格炒高很多人想抛售,供应量多好货也多了。”杨晨说,比如PP3939,三问表,三年前比现在贵很多,最高拍到400多万,这两年200多万成交的有不少。

            如果在拍卖会上遇到志在必得的对手,价格被抬高很难避免。“这时候要懂得收手。我这些年入手10多块古老PP,其中只有一块事后有些后悔。”杨晨说。

    最近,杨晨还在翻译一本古董PP的书,打算完工后留待圈内好友分享。研究二手表快成他的主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