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韩国三星公司在德国柏林发布首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这款产品采用了中规中矩的配置:一个1.63英寸的SuperAMOLED显示屏,320×320分辨率,800MHz的单核Exynos处理器,一个金属前面板和搭扣,6种不同颜色选择,一个可调腕带。
Galaxy Gear的官方指导价是299美元,9月25日在全球149个国家及地区同时上市,也就是说再过三周后,花上2000多元人民币,你就可以把Galaxy Gear戴上手了—如果你对它有兴趣的话。遗憾的是,在网易新闻于发布会当天举办的用户投票中,截至周四晚上十点,有65.3的用户表示没有兴趣购买,只有18.2的人表示支持。对雄心勃勃发力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的三星来说,这个数字有点难看。
300美元的手机附件
GalaxyGear搞砸了吗?
平心而论,作为一款以“智能”为卖点的手表,你不能要求Galaxy Gear做得更多了。
与此前泄露的原型机在理念外观上差别不大,确切地说,Galaxy Gear应该被归类为一款智能手机配件—它配备1.63英寸的SuperAMOLED材质屏幕(三星自有力推的技术,屏幕具备响应速度快、自发光、显示效果优异以及更 低电能消耗的优点),分辨率为320/320。内建的应用程序包括一个计步器和findyour Galaxy应用,有超过70种应用可供选择。它还可以查看通知、播放音乐、变换各种手表界面、通过手表打电话、拍摄720p短视频,并配备190万像素摄像头,扬声器和两个麦克风。哦,差一点忘记,它还可以当作手表,有闹钟功能。
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它的首次亮相表现失望?
问题有两点:首先,Galaxy Gear并不是一件独立的设备,它必须通过蓝牙与用户的三星Galaxy设备进行连接,才能完成绝大部分智能交互应用。事实上,GalaxyGear就是作为三星的两款智能手机Note3以及Note10.12014版的附件一起推出的—三星表示GalaxyGear智能手表仅支持上述两款手机设备,而稍早前上市的Galaxy S4、Galaxy S3、Galaxy Note 2则需要升级,才能与Galaxy Gear进行互联。至于其他品牌的产品,拜托,请不要想得那么多好吗!
另一个问题是电池寿命。发布会上三星表示,Galaxy Gear使用蓝牙4.0低能耗技术进行连接,对电池消耗不大。但SuperAMOLED显示屏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相对而言,工程师为它选配的315mAh的电池实在有“筷子落到铅桶”里的感觉。三星表示Galaxy Gear至少有25小时的续航时间,但搞笑的是,在当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些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摄像头因为电量过低都已经无法打开,好像是在提醒那些对它充满好奇的观众:你会花300美元买一块必须每天充电的手表吗?
迷你手机、还是加料手表?
人们对Galaxy Gear的冷淡反应,显示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产品定位,还是一件让巨头们伤脑筋的事。
智能手表究竟应该是简化版的智能手机、还是智能化的电子手表?GalaxyGear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和解释,它尽可能走中间路线,照顾到尽可能多的需求。但不管设计如何花哨、智能应用如何丰富、推广如何铺天盖地,当看到它并了解到它的价格后,任何一个思维正常人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我有那么大的屏幕的手机,为什么非要到那么小的屏幕上去看东西?
自从电脑问世以来,人们就不断想象着一种可以取代手表地位的腕上微型电脑,现在,它被叫作智能手表。从1975年的首款电子计算器手表诞生算起,三十多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将手表“电脑化”的努力,但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款像iPod那样的畅销产品,更比不上智能手机这个后起之秀。现在,智能手表、包括绝大多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开始“傍”上智能手机,但智能手机究竟能为智能手表提供多大的技术和市场空间,巨头们却至今“心中无数”,这也是为什么苹果智能手表“光打雷不下雨”的根本原因。
其实,早在2009年,LG和三星都推出过可通话的手表,但销量不佳,厂商们逐渐放弃了手表取代智能手机的念头。而在更早之前,IBM、微软还有Palm等都曾试图在手表上玩出新的花样—在智能手机还没冒头的时代,他们已经推出过PDA(掌上电脑)腕表,但市场的反响只能说相当平平。
难怪许多人根本不看好智能手表的市场前景,有人甚至认为“当主流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已经进化到4英寸左右,在手腕上绑上一块全世界最优秀的饼图展示仪器,本质上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知名商业科技博客“钛媒体”上有作者认为,扮演智能手机的配角究竟能否给智能手表带来光明的未来呢?实事求是地说,眼下层出不穷的智能手表,外形大多走苹果iPodnano风格,要想在蓝牙、音乐这些基本共有的功能外,再找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应用,难度不小。
“未来十年的产品”
尽管媒体的评论大多以“表现平平”、“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来评价Galaxy Gear,但三星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一哥”的身份推出智能手表,显示可穿戴电子设备已经开始市场启动—至少对智能手表来说,它已经不再是由小公司发明、供极客和技术宅把玩的新奇玩意,而是一门一本正经的生意。
或许是预计到了用户的反应,三星在发布会上表示,Galaxy Gear“是一个未来十年的产品,现在可能还没有最后定型。”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智能手表,三星表示欢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为Galaxy Gear开发更多有价值的应用。
话音刚落,这边就有呼应者。就在Galaxy Gear发布当天,就有两家国内科技公司宣布投身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怀抱。
网易发布新闻称,作为Galaxy Gear首批合作应用,特别定制开发的网易新闻客户端forwatch版将随Galaxy Gear在中国同步上市发布。据了解,网易新闻客户端forwatch版支持Galaxy Gear的新闻资讯服务,左右滑屏切换可显示共20条新闻,实时更新,用户可一键收藏及分享,下一版本还将加入分享到易信的功能。同时网易新闻客户端forwatch版还提供重大新闻Push以及网易邮件提醒的功能,下一版本可能会加入音频播报新闻,满足用户通过穿戴智能设备听新闻的需求。
与网易同步,大众点评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大众点评已成为三星Note3及GalaxyGear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显示生活消费信息已经成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必备要素。大众点评称,GalaxyGear用户通过蓝牙与Galaxy Note 3进行同步设置后,就能随时随地在手表上获取自己的大众点评网未使用团购券信息以及已经申请的电子会员卡等优惠信息,并且在所处位置500米范围内若有团购券或者会员卡对应的商店存在,三星智能手表还会贴心地提醒用户。另外在团购券过期前,三星智能手表也会主动提醒用户使用团购券……
好吧,尽管Galaxy Gear上场没有赢得满堂彩,但大幕好歹已经拉开。“突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人们的手腕”,手腕控制权争夺的好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