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钟表研讨会探讨钟表营销策略

  • 行业动态
  • 2013-09-08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3/9/8

    「亚洲钟表研讨会」于第32届香港钟表展期间举行,三位分别来自瑞士、马来西亚及泰国的资深业界,跟与会者分享钟表品牌成功关键,以及东南亚钟表市场的现况。
     
    「瑞士制造」的钟表是品质保证的标志,瑞士高级腕表品牌ArtyA行政总裁Yvan Arpa提到,瑞士现约有820个本土腕表品牌,去年新创立的品牌就有60个,加上其他非瑞士出品,合共品牌约3,000个,可见要在市场突围而出,极具挑战性。
     
    子弹腕表宣扬反战 留深刻印象

    「腕表的报时功能已被手机取代,佩戴腕表人士已然减少;因此,要给予腕表品牌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才能抓紧消费者。」Yvan Arpa说,佩戴腕表已变成彰显个人品位、身份、性格的象征,融入新颖的创意及概念,走前一步,才能成为市场赢家。
     
    前卫创新是ArtyA的品牌理念,Yvan Arpa大胆地把独特的构思用于腕表设计上,其中Son of a Gun系列就在腕表中放入真子弹,带出反战信息;Coup de Foudre系列就以火、光、热、电为设计主题,宣传短片更请来特技人佩戴该系列的手表作高压通电测试,制造电光效果,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Yvan Arpa续指,营销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如旗下品牌在中国就利用VIP (贵宾会员)营销策略,即把焦点集中在高端地区的潜力客群上,而非渔翁撒网。他更亲力亲为,经常与当地合作伙伴交换资讯,了解市场动态。
     
    进军马来西亚 先打通零售小店

    马来西亚的Solar Time Marketing Sdn Bhd执行董事Wilson Guan,亦分享了当地市场现况。他指出,马来西亚是免税国,吸引不少内地旅客到当地买名表,加上强劲的本土消费,市场对高级钟表品牌相当渴求。不过,当地缺乏大型钟表分销商,约9成都是透过独立的零售小店销售,因商场租金昂贵,要取得有利的陈列位置并不容易。这令全新品牌难以打入该国,市场发展亦陷入瓶颈位,自去年起当地钟表输入量大幅下跌。
     
    Wilson Guan表示:「寻找最佳的合作销售伙伴相当重要。」他提到,有钟表品牌利用支援零售店租金经营的方法,以争取最佳的陈列位置,刺激销量大幅攀升。
     
    谈及宣传,Wilson Guan提到,马来西亚是多种族国家,消费习惯及喜好跟文化背景有关。 「每月第三个星期是公务员的发薪日,大家都是『月光族』,因此当日的钟表零售生意特别好。」他建议品牌可作针对性推广。
     
    泰国钟表分销 以百货公司主导

    有别于马来西亚,要打入泰国的钟表市场,则要靠百货公司。泰国的LF (Asia) Thailand Limited高级经理Sirinart Ruangsuwandej表示,钟表主要分销予当地三间百货- Robinson、Central及The Mall,并以Robinson分店数目最多,共30间。除减价、购物抽奖等促销外,在商场外围举办宣传活动亦很奏效,如大型钟表展、讲座等,均带动生意有不俗增长。
     
    瑞士制造门槛 本港业界担忧

    另外,与会嘉宾在论坛上亦讨论到「瑞士制造标签法」提高了「瑞士制造」的门槛,本港钟表业代表向瑞士方面表达业界的忧虑,指本港钟表业以生产零部件为主,担心新法案会降低钟表零部件的出口价值,而瑞士非名牌腕表亦不可能采用昂贵的瑞士机芯,最终会影响瑞士的中小型品牌。 Thierry Dubois回应说,他很有信心新法案不会对香港钟表行业构成重大影响。
     
    展望新兴市场发展,Thierry Dubois说仍以拓展中国内地市场为主,但过程中仍要面对在内地多个城市开店成本高昂及香港商铺租金昂贵等问题。香港钟表业总会副主席高鼎国则认为随着东盟成员国的中产人士数目增加,生活品味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