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内瓦印记新法则

  • 行业动态
  • 2013-11-19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3/11/19

    日内瓦印记的历史


    19 世纪末,随着机器化生产系统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地区包括瑞士的制表工业开始从以手工制造为主向规模化机器生产过渡。另一方面,为了利益最大化,日内瓦标识遭到区域外的生产商滥用甚至山寨。为保护日内瓦制表工业及手工制表传统,1878 年日内瓦制表商成立制表商协会,联合向政府申请对于日内瓦标识的保护。1886 年,瑞士联邦及日内瓦州政府应日内瓦制表商的申请,颁布《日内瓦法则》,规范“日内瓦”标识在制表领域的使用。具体措施就是通过认证在机心上镌刻“鹰与钥匙”图案的“日内瓦印记”,认证工作由当时的日内瓦制表学校执行。


    从1886 年颁布到现今的127 年中, 日内瓦印记的认证法则经历了数次修改。2009 年,日内瓦钟表制造和微工程实验室(时间实验室,TIMELAB)接手负责运作“日内瓦印记”项目。2011 年,也是“日内瓦印记”的125 周年,“日内瓦印记”沿用至今的只针对机心部件的12 条认证法则得到较大的修改,新法则加入了对表壳、表带等手表外观件加工规范及成表表头走时、防水等性能的要求。


    获得日内瓦印记先决条件


    日内瓦印记的3 个“准入”条件,或者说获得印记的先决条件是:1、只有由精密制表工艺制作的机械表机心及其附加组件并且符合“日内瓦印记”标准的手表才能被考虑认证。2、所有的机心、附件的组装,调试,装针装壳都必须在日内瓦完成。3、申请人必须是在日内瓦贸易署注册登记的。这里需跟手表表盘上标有“Geneva”字样的情况有所区分。此种情况必须满足条件是:手表必须是瑞士表,并且制造的主要过程之一,即机心的组装或者机心装壳要在日内瓦完成,以使至少50% 的生产成本在日内瓦境内产生。


    新“日内瓦印记”认证法则的主要条款


    新的认证法则包括机心、外观件及成表(装壳表)三个部分。具体包括:1. 机心标准2. 装壳组件标准3. “表头”标准 ( 装壳表)


    结语


    1、综观整篇法则,有将近20 处提到“抛光(Polished)”,十几处提到“精加工(Finish)”,十多次用到“加工纹理(Grained)”、“倒角(Chamfer)”等词,从中可以看到整个法则对于高端机械表产品近乎苛刻的要求。2、另一方面,日内瓦印记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竞争及考验。2009 年,历史上曾强力支撑甚至可以说拯救过日内瓦印记,曾是认证主力的大牌百达翡丽弃用印记,理由大致是印记在具体法则及执行过程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百达翡丽的制表标准。2004 年瑞士纳沙泰尔弗勒里耶(Fleurier)地区的制表商包括萧邦(Chopard)、播威(Bovet)、帕玛强尼(Parmigiani)及Vaucher 机心厂组成的弗勒里耶质量基金会发布了弗勒里耶质量认证(Fleurier Quality Foundation certification)其认证过程之复杂和要求之严格比日内瓦印记认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制表技术及工艺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来自上述瑞士本国老牌制表商及制表区乃至境外如德国等高端制表力量的竞争,运行一个多世纪的法则也加入对于外观件及成表的要求,是印记官方与时俱进,维护日内瓦印记这张王牌活力和权威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