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表的人

  • 行业动态
  • 2014-02-26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2-26

     故事导读

      秦干在赏玩西敏寺古董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时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为钟表的精密机械艺术而痴迷……

      南岸区南坪东路41号的38岁秦干,就是一位高级别的钟表玩家。多年来,他不为名利,痴迷于钟表艺术,并做出多块精致手表,还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中国钟表协会副秘书长张好夫称他为“专业级玩家”。

      秦干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

      钢丝做出自鸣表

      像闹钟一样每15分钟打鸣一次,“我做这玩意儿,几乎耗费了一年时间。”

      前日,记者赶到秦干家,刚进门就听见金属悦耳的声音,而秦干像猫一样趴在他的工作台上,正全神贯注地加工手表零件,身边各式钟表零件摆放一桌。

    秦干在家修表

      “难得遇到周末,趁有灵感,做几个零件。”秦干说着,拿出他压箱底的宝贝——9块自主设计制作的机械表,其中一块自鸣表,他更视为珍宝。该手表表盘呈圆形,直径约30毫米,奇特的是它能像闹钟一样每15分钟打鸣一次。

      “闹钟体积大,机件运行空间大,动力强劲,制造难度不大。可要把自鸣功能融入一只直径26.5毫米的手表机芯,并敲打出悦耳声音,想想难度吧!我做这玩意儿,几乎耗费了一年时间。”秦干得意之情不溢言表。

      秦干设计制作的自鸣表

      手表怎样才能自鸣呢?2006年底,有了创意的秦干陷入了长时间的冥思苦想:想要手表自鸣,首先得解决动力简化问题。一夜,他正在苦思时,手腕上的表恰好指向12点,日历随即翻动。刹那间,他感受到了日历跳动带来的微弱震颤,虽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能不能将这个机制原理进化成自鸣装置?秦干顿时心血澎湃起来,他选用了较薄的ENICAR AR1141作为基础机芯,并经电脑绘图,制作出了设想中敲击动作的小钢锤、十字型星轮等零件。最后一步是音簧的选材和制作,这可让他伤透了脑筋。他先选用了琴弦、弹簧等诸多材料,可一实验,不是太硬就是太软,根本敲不出声音,他的制作陷入停顿。

      秦干设计制作的镂空表

      一日下午,秦干在办公室翻看报纸,无意间一则新闻吸引了他,说某地工地的塔吊发生钢丝绳断裂事件。钢丝绳不是由很多细钢丝扭在一起的吗?那每根细钢丝的硬度和韧性怎么样?能否做自鸣表的音簧?突发的灵感,让秦干假都没请,就直奔石桥铺机电市场,找到卖钢丝绳的商家。果然,钢丝绳头子上一根根细钢丝的硬度和韧性与他的想象值差不多。然而,面对从奥地利进口回来的钢丝绳,老板断然拒绝了他分零请求。秦干软磨硬泡了一整天,老板才给他夹了一截。他随即飞跑回家,安装、试音……一块梦寐以求的1/4小时自鸣表诞生了。

      “听见表在我手里第一次敲出悦耳的声音,比我女儿出生时还让我高兴。”秦干为此兴奋了多天,遇到表友总要拿出来秀一番。而在国际上,一块品质好的自鸣表售价上百万,差的也要卖几万元。 

      家传手艺

      “钟表手艺其实是我的家传手艺,只是父亲打死不让我学。” 

      “钟表手艺其实是我家的家传手艺,只是父亲打死不让我学,因此我没从父亲身上学到丝毫东西。”秦干谈及自己玩表历程,就百感交集。

      1969年,秦干出生在沙坪坝区,父亲是一名钟表师,在陈家湾开了一个钟表行。那年头,作为“三转一响”之一的手表是一种奢侈品,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的标志。戴表的人总会故意将衣袖卷很高,以捕捉人们羡慕的目光。秦干清楚地记得,一次,一名军官拿着一块从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怀表,到父亲的钟表行修理。父亲将它修好后,拿到一个空坝试音,当怀表敲出“当当”的声音时,在那缺乏电子音乐的时代,人们完全被震撼。顿时,上百人围上去,屏气聆听……

      在闹钟声中成长的秦干,由此对这一精密机械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父亲只在他15岁时,给了他人生第一块手表,是让他将来结婚时用,只是打死不愿让秦干学习这门家传技术。秦干称,父亲之所以这样做,是看见了机械表面临着灭顶之灾。当时,石英表、电子表像瘟疫样充斥着传统钟表市场,价格非常便宜,只需几元钱一块,且使用方便,不需上发条,精度还比机械表高。显赫一时的上海牌、北京牌、海鸥、红旗、东风等机械钟表逐渐消失,应声倒下的钟表品牌不计其数……

      为此,秦干只得在父亲的人生设计下,读书谋求发展。为了斩断他的念想,同时也因生意清淡,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干脆关掉了钟表行,并将所有维修器材、零件、设备一并销毁。1987年父亲去世,秦干的钟表梦仿佛越来越难圆了。  

      名声大振

      几年学习和积累,秦干凭着对钟表的较高悟性,逐渐在钟表玩家中闯出一片天地。 

      2000年,一件事改变了秦干。父亲当年送给他的结婚表在工作了15年后罢工了。“父亲就是修表的,现在对我有如此重大意义的表坏了,还要请人修,岂不是给老人家丢脸。”于是,秦干四处收集资料,自学钟表技术,还广泛收集修表工具,成天沉浸在自己的钟表世界。其中,部分修表工具很难收集,他就凭借自己儿时的记忆,结合实际所需,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相对精密的笔式微型打磨工具和旋转式放射纹打磨仪。

      几年学习和积累,秦干凭着对钟表的较高悟性,逐渐在钟表玩家中闯出一片天地。但他与绝大多数玩家不同的是,他不仅收藏古董表,还喜欢动手修或设计制作表,并在《钟表研究》、《时尚时间》、《中国名表论坛》等业内刊物、网站发表了大量专业文章,并结识了一大帮世界各地的钟表玩家。

      2004年,深圳一网友,在英国读书时,从一拍卖会上拍得一块上世纪二十年代生产的万国军(IWC)表,但买来时表就坏了。据说原主人为获得高额拍卖价曾四处找人修,但未能修好。深圳网友得到后,也曾四处找人修理,但未成功,后他找到秦干。仔细检查后,秦干发现是一零件损坏,但这种零件已很难配到。他便自己制作了这零件,让该表重新走起来。此事很快在玩家圈中传开。由此,秦干名声大振。

      2005年10月,南京一做钟表生意的钟表爱好者马先生,在网上与秦干结识后,竟毫无防范地将7块价值40多万的古董表(其中一块万国日月星辰古董表就价值10万元),邮寄给秦干修理。“我收到这些表时大吃一惊,都说网上虚假多,没想到对方竟如此放心。”秦干说,他当时生怕有闪失,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把表修好,寄回给主人。

      “遵守行业道德是玩家须备素质,我父亲就是我的榜样。”秦干称,“文革”时期,他父亲曾给一官员修三块名表,岂料修好后,该官员却被抓进监狱,父亲二话没说就将表交到公安局,连修理费都没收。秦干坦言,他乐意为表友修古董表,每修一次,他都会将该表拆下来,分析结构和原理,并绘制出详细结构、零件图,这让他的技术迅速提高,并对江诗丹顿、万国等十大名表烂熟于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过他手的名表、古董表总价值上千万。 

      专业级玩家

      “他是一位玩结构的专业级玩家。”

      对于秦干痴迷钟表艺术,妻子颇有微词。她说,秦干如果仅仅是把精力花在钟表上,她还好想一点。但他时常出手阔绰,买回一些“废铜烂铁”,没日没夜地在家加工,吵了一家人睡眠。有一次,女儿发高烧,她正好在上班,就让秦干把女儿带到医院治病,岂料秦干将在输液的8岁女儿丢在医院,自己自个又回家玩他的钟表。“即使这样,能通过玩表给家里挣点钱,也让我好想些。可他不但不挣钱,还倒花家里的钱。”

      “这些年,我玩表的确给家里增添了不少麻烦。”秦干说,不要说“深受其害”的妻子,社会上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但圈内玩家不会这样看,理由只有一个:喜欢这一精密机械艺术。他有一表友身患重症,躺在病床上不能动,但家人只要将他收藏的几块表放到他枕边,他的精神会立即好很多。

      中国钟表协会副秘书长张好夫近日恰巧到重庆出差。他仔细查看了秦干设计制作的1/4小时小自鸣表、镂空表、立摆结构表等表款后,给出了“他的确是一位玩结构的专业级玩家”的评介。《钟表研究》杂志社总编辑潘箭谈到秦干,也给出“专业”、“有想法”等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