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BASELWORLD的中国“表情”

  • 行业动态
  • 2014-03-30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3-30

    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如期在巴塞尔展览馆举行,这个全球领先的钟表珠宝博览会已成为全球性的最重要的行业盛事。在今年的BASELWORLD上,你会发现有两个很熟悉的中国媒体——人民网、凤凰网。组委会为他们在1号馆设立了直播间,让中国的媒体们大力报道巴展和品牌,此举意在协助瑞士品牌开拓更大更多的中国市场,显而易见。



    其实,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蓬勃兴盛的中国,开展前的一个多月以来,各类关于巴展的信息就已经铺天盖地的在网络流传。从媒体传播方面的变化和动态,可窥见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变革中的、成熟中的中国消费大市场。


     

    作为制表强国的瑞士,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其各大钟表品牌向中国的出口量急剧下滑,制止2014年瑞士对华出口首次止跌回升,短时间看似乎出现了转机,但仍尚需时日,短期内没法改变。据瑞士奢侈品研究咨询机构数字奢侈品集团(DLG)今年发布的《世界钟表报告》预览显示,尽管中国大陆的名表销售下滑,但中国消费者仍是全世界最大的名表购买群体。

     


    Piaget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在的巴塞尔表展,似乎不再只是欧洲人的盛会,过去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瑞士的制表商、安特卫普的钻石商、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运营商和美国的采购商。现在,各个群体和阵营里都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很多瑞士当地的制表商也都觉得,谁要是能够抓住中国采购商,谁就十年吃穿不用愁了。而没能如愿的,似乎只有越陷越深。”


     

    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中国市场,瑞士钟表业不得不警觉起来,并开始针对中国市场做出巨大的战略调整。2014年2月1日,宇舶宣布将实施内地香港同价,成为首个率先实行内地与香港同价的高端腕表品牌;也许在不久之后,我们不出国门便能购买一块工艺精美的免税瑞士腕表表,去年刚签署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今年将真是实施,这对瑞士钟表业来说,一定会得到长远的收益。”业内人士认为,中瑞自贸协定的签订实际上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的议程内容,中瑞自贸协定在短期内对内地腕表定价影响有限,高端腕表在中国内地销售遇冷,才是“同价”的真正动力。中瑞自贸协定的签订,给了品牌开始实行内外同价的“借口”。



    “瑞士的钟表业除了要积极面对这种变化,还要及时拿出应对的策略。”某品牌负责人表示;过去确实有一些小的品牌钟表商关闭了工厂,但大的品牌商的日子目前并没太糟糕。瑞士钟表业联盟的报告显示,虽然整个钟表业出口有所下降,但是一些新兴的品牌已经开始来到中国这个市场。


     飞亚达品牌代言人高圆圆、古天乐(图片来自人民网) 


    除此传统的品牌制造商,会推更适应中国中产阶级需求的腕表,这些腕表不仅品质好、设计精美,且性价比高,这将是瑞士钟表来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对瑞士本地市场是转折点,对于中国市场的开拓则是更大的转折点。其实在中国,大众对钟表的需求还提留在建立在追求品牌的层面,对瑞士钟表业来说,他们更多想要推广的是钟表文化,包括钟表的机芯、设计理念等等,这是他们要开拓市场的根本。

     

    瑞士钟表业将如何应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有哪些品牌正在积极寻找中国买家?随着2014BASELWORLD和“首届中瑞自贸区与品牌发展高峰论坛”的盛大召开,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一一被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