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传承技艺 独立制表的黄金时代

  • 行业动态
  • 2014-04-02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4-2

     

    走进Baselworld(以下简称“巴展”)2.0馆的大门,再朝西北方向走几十米,你会看到一个气氛放松、布置朴素的展馆——独立制表人学会(AHCI)展馆。相对来说,这里中国面孔较少、没有大品牌惯用的彪悍保安和华丽伴手礼;从三十出头到年过六旬,每个独立制表师既是生产者、品牌代言人也是销售员。他们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作品,闲暇时间就会忍不住拿出腕表仔细拭擦。



    用“一针一线”制作出罕见繁复腕表对于大工业制表来说不是正常方式,但这却是“AHCI”人的日常生活。AHCI创办于1984年。那时,全世界对机械表的热情正在复兴,人们越来越把顶级钟表看作艺术品而非单纯的计时器。AHCI的创始人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组织,把手工制表者们召集起来,在大量的工业制表之外,证明独立趣味和“艺术”的存在。


    (AHCI)展馆内新品


    1985年,AHCI在勒洛克勒(Le Locle)的钟表博物馆举办了首次展览,当时的选择标准非常苛刻:加入者中,一部分来自钟表行业的“世家”,一部分则是高端品牌(如格拉苏蒂)的顶级制表师。30年来,AHCI这个名字已经享誉世界,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制表人的象征。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破坏性的“石英危机”之后,钟表鉴赏家和收藏者一直呼唤复杂技艺和上一代钟表手工艺的回归。如今,独立制表人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现杰出的独立制表师已经超过50个,他们坚持自己制作机芯,认为正是这份独立让自己与那些到处买机芯的商业品牌区分开来。他们的每一块表都只反映个人的独特才能,绝不批量生产、绝不遵循趋势。


    马旭曙大师


    在二号馆AHCI瑞士独立制表人学会的展台上,马旭曙是唯一的中国面孔。在此之前AHCI的中国面孔是矫大羽和许家宝, 矫大羽大师如今因身体抱恙已不再推出新作以及参展,成为了AHCI的5名荣誉会员之一。许家宝是造钟大师,是AHCI候补独立制表师会员,是继矫大宇大师之后的第二位中国制表师。


    2013年是马旭曙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巴展。在这一次巴展上,天马行空、创意大胆的柱状立位陀飞轮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北京星空受到了众多参展者额外的关注。Urwerk的两位当家人更是直接与他约定了在巴展再见时,将以高价购买收藏或者彼此交换柱状立位陀飞轮。


    马旭曙大师带来的新品


    生于1959年的马旭曙是云南昆明人,因对表痴迷,自学成才。在没有任何师傅指导的情况下,单靠书本。在其46岁那年,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之后,成功地改造出一个“陀飞轮”闹钟。再后来,他用钛合金的材料把这个陀飞轮缩小到了手表里面。马旭曙制作柱状立位陀飞轮,则是老式理发店前的旋转滚筒给的灵感:做一个“柱状陀飞轮”,机芯用圆柱结构立起来,读数用横杆,陀飞轮在平行和垂直两个平面内走动。至此,兴趣变成了职业,马旭曙走向了独立制表师之路。


    HORA NOVA Collection Vincent Calabrese Régulus腕表


    工艺水平登峰造极的制表大师Vincent Calabrese推出前所未有的最纯粹的陀飞轮调速器—— Régulus。在白色蓝宝石打造的神奇表壳内,搭载着一个18K白金或黄金机芯,完全由大师设计并制造。出自大师之手的齿轮系在高度透明的底座上运转,更好地说明了:自古以来,制表领域的精髓始终以精湛的机械工艺为依托。


    手动上链机械机芯,完全由Vincent Calabrese设计并制作的18K白金或黄金陀飞轮调速器,每小时振动21600次,动力储备38小时。



    作为独特专业技术的传承人,Jean Kazes先生曾制造出堪称机械雕塑的传奇时钟。为了不让这些瑰宝失传,他将自己的工艺秘诀传授给独立制表人协会(AHCI)的另一位工匠Vincent Calabrese先生。传承的过程充满挑战,意义非凡却绝非易事。这两位手艺巧夺天工的工匠携手合作,创造出Explorer时钟。这款时钟全部为机械结构,由手工制成,显示小时和分钟。超限量或孤品发行的其它款式可订制鸣响报时或其它复杂功能。


    由Jean Kazes和Vincent Calabrese完全手工设计并制成的钥匙上链机械机芯,每小时振动3600次,动力储备8天(或依照重量高度而变化)。


    (AHCI)展馆内新品


     AHCI吸纳了世界各地最具创造力的一批独立制表人,他们重视的东西便是:原创、独特。他们大部分是处于对制表工艺的热爱,而不是销售,根据AHCI会员要连续三年参加巴塞尔钟表展且每年都要手工独创一个新作品,想必此举是为了鼓励成员不断创新,同时也能为AHCI注入新的血液;正是有了这么一群坚守技艺与传承的人,才有了制表人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