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4-19 |
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Baselworld),这一全球钟表珠宝行业最重要的年度盛事在展期八日带来的沸腾喧嚣及展后两周的“余震”日渐归于平息之际彻底宣告圆满落幕,并迅速而有序地进入了下一个年度——2015 Baselworld工作筹备的轨道中。如果一定要总结与往年相比今年巴展的不同的话,或许只是它正在一年比一年更加积极且成功地牵动了全球特别是中国表迷及从业者的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巴展以15万人次的参观数量再创纪录,比2013增长约23%,参展商数量1500家,相比2013年的1460家增长约2.7%,聚集了约95%的重要钟表行业企业参展,参展的媒体人数则达到4000名,比2013增长约11%。 (图片来自"MCH Messe Schweiz(Basel)AG") 看数据 2013年瑞士钟表的总出口额达218亿元瑞士法郎,相比去年同期的214亿元瑞士法郎上升1.9%。2011年和2012年曾是瑞士钟表出口最强劲的两年,分别录得19.4%和22.2%的增幅。今年瑞士钟表出口最大的市场仍然来自亚洲,占比53%;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市场,占比31%,美洲市场14%,非洲和大洋洲各1%。 分析瑞士前十五大市场的数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5个欧洲主要国家,一个美国!针对中国内地的出口为14.5亿瑞郎,相比去年下跌12.5%,中国香港为41.3亿瑞郎,相比去年下跌5.6%。第二位的美国市场以2.4%的增幅达22.4亿瑞郎。排第九位的英国的增长达到了18.2%,增长最强劲,傲居增幅之首,达9.53亿瑞郎;排第四位的德国的增长以9%第二大增幅紧随其后,达13.1亿瑞郎;而意大利则以4.6%的增幅,达12.3亿瑞郎从法国手上争得了第五位;奇怪的是第六位的法国下降了9.6%,被意大利超越了,只有11.9亿瑞郎;西班牙则以增长1.7%4.3亿瑞郎排在14位。 至于位列前十五位的亚洲,除了排在第一的香港和第三的中国外,日本居于第7位,增长5.7%达11.6亿瑞郎,新加坡则微增1%,以第八位达11.4亿瑞郎随后。韩国则是增长了11.4%,达到了5.4亿瑞郎排在11位;台湾以下降1.1%4.3亿瑞郎列第12位,泰国以增长4.7%2.9亿瑞郎列在第15位。有趣的是同样地处亚洲不可缺失的中东市场,阿联酋以增长9.2%9.35亿瑞郎列第十位,沙特以增长6.6%3.5亿瑞郎列第十四位。 中国市场的变化非常引人注目,而来自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BASELWORLD中国展团团长朱舜华先生则提出新的观点:“中国市场的概念要重新定义,中国市场其实包含了三部分: 一、中国大陆市场;二、中国香港市场;三、中国海外游客市场。”时刻传播请他就数据再给点意见,他说“瑞士出口的主要市场,前十五位的9个亚洲国家,中港台共60亿瑞郎,东南亚日韩新泰共31.2亿瑞郎,中东两大是12.9亿,共占了瑞士手表出口的48%。 法国的减少,我估计是去的游客要买的东西太多,例如时装、香水、首饰、红酒,没钱买贵表了;又或者,去法国的客人都去英国才离开?不管如何,最后一站购物时中国游客的习惯。当然,也有可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退税更多或者更方便。除了沙特,其他的13个国家都是中国游客的热点!这个数据,相信和国家旅游局的出境游游客数量高度重合。欧洲五国共进口了51亿瑞郎,只有中港台的85%。最近我两年做了一个调查,瑞士本土表店的70%是出售给中国游客,德意法英西则比瑞士还厉害也算70%吧,美国也是超过50%给中国游客。韩国增长主要也是靠中国,也算70%。如果考虑香港90%面向中国游客,新泰同样以中国游客为重点,算50%吧。即使不算瑞士、日本和中东、以及不在所列的其他国家,中国三部分市场也消费了110亿瑞郎,超过了218亿的50%。” 观政策 过去的2013年对于瑞士钟表业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钟表业的发展历程中同时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新“瑞士标准”对“瑞士制造”品牌重要性的加强、瑞士与中国自贸协定的签订和与印度自贸协定的洽谈、以及反对大规模瑞士外来移民的公投结果通过、以及今年重点打击假表都将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如蝴蝶效应般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另一个明显是利好消息——去年刚签署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今年正式实施,两国贸易势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瑞自贸协定的最终确定,可以给瑞士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力:在对中国市场的商贸竞争中,面对欧盟和美国这样的对手,不仅瑞士大企业优势加强,中小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面对瑞士钟表业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瑞士各行各业都开始行动起来了。在巴展第一天举办的“首届中瑞自贸协议与品牌发展高分论坛”上,来自瑞士各个行业的人数都比钟表业多……钟表企业都忙着做生意,其他行业都急着找机会。在论坛演讲结束后,出席的中国使馆和中国工信部领导,就被“围攻”了半个多小时,都期待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中国”关键词:市场、政策与格局 今年,“中国”二字的分量对于巴展而言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要:今年除了更加重视中国媒体的参与报道(参加今年展会报道的媒体人数达到696名增加了近20%,华人参观总人数据说达到两万人。),更加开放地吸纳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中国钟表珠宝展团首次组团进驻巴展国际品牌2号馆,7年时间实现从6号馆到4号馆再到2号馆的连续跳跃,代表着中国钟表产业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向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轨道努力前行。 瑞士钟表业在遭遇了全球经济低潮和2013年中国奢侈品寒冬之后终于开始警觉起来,针对中国市场做出战略调整。2014年2月1日,宇舶表宣布将实施内地香港同价。今年巴展期间尽管并没有太多品牌表示自己会受其影响跟随其脚步采取措施,但仍然有如宝珀等小不少高端品牌悄悄地在价格政策上进行了重要调整。而瑞士钟表业协会的报告和“时刻传播”在巴展现场的调查都同时显示,除了传统大品牌之外,一些更适应中国中产阶级需求的新兴品牌,特别是时尚的中价的品牌在未来的投资在增加,已经开始迫切到中国或者中国游客聚集的亚洲主要市场,并且通过各种更加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生存得越来越好; ……一切信号都表明,瑞士钟表正在向这个庞大的、变革中的、成熟中的中国消费大市场,越来越积极开拓、创造未来更美好的局面,而中国也正在越来越敞开自己的大门,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中国钟表业,都在与瑞士的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快将至的Baselworld2015,又将给我们呈现哪些新鲜的信息呢?唯有拭目以待。 【结语】 从3月10日到4月18日,【时刻传播】团队为期长达四十天的2014 BaselWorld专题报道要告一段落了。在这段时间里,团队经历和奉献了自己在这一世界钟表盛会报道的“首秀”。我们肩负期盼,以一年级新生的热情努力和虚心态度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品牌、媒体同行以及展会主办方的考验,完成各类采访报道,这其中有对品牌理念和最新表款的细致分享、愉悦体验,也有对产业的冷静观察、认真分析和大胆预测。 面对全球化的产业格局,BaselWorld嫣然是开放的“不设防”的商业平台。作为正在不断成熟和越发壮大的中国钟表媒体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深知自身尚还稚嫩,但始终在坚持用心“时时刻刻”为我们的读者、客户和广大表迷“传播”最及时的全球行业资讯,兢兢业业,力争从内容上追求原创客观观点,把视角延展到BaselWorld这个开放多元的产业生态圈的多点多面。 要发现什么?要传播什么?要为中国、为世界钟表、珠宝产业起到作为媒体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时刻传播】的创业思考。【时刻传播】力争把握机会,将自己置身于国际化的格局中,发现价值,创作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精品。 2015年Baselworld,期待我们将创造更精彩的“时刻传播”!谢谢陪伴我们成长的读者们!我们产业报道仍将继续前行! “时刻传播BASELWORLD不设防”专题报道团队 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