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4-29 |
这是一个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八百万人口的小国。而就是这样一个袖珍国家,却在2013 九月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这就是瑞士。伴随着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瑞士,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风景优美的山地小国低调中悄悄显露山水,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一组数据,正是这一组数据,让我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念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瑞士有超过36 万中小型企业,占了全国企业的99.7%,其中88%是员工不超过10 人的微型企业。只有不到1000家的,员工人数超过250人的大型企业,而这些大型企业只占整个瑞士企业的0.3%。瑞士全国劳动人口中有75%在中小型企业工作。除此之外,这些中小型企业还肩负着对全国超过70%的学徒学生的职业教育重任。可以说,瑞士的中小型企业在瑞士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瑞士联邦中小企业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施耐德·亨利为我们揭开中小企在瑞士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谜底。 《Moment时刻》:为什么瑞士会有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 施耐德·亨利:瑞士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归功于瑞士这个国家,瑞士是个非常民主,平等和开放的国家,国家没有相关的产业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并没有相关的对企业成立的最基本要求的政策。此外,公司成立还需要有另一个扶持,那就是银行。银行对每个有心创业的人都会给与积极的支持。 (图片来自Keystone) 瑞士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而且个个都非常成功,这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士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在瑞士的整个国家教育中,职业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瑞士每年结束的接受系统培训的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中,有50%到60%的学生就已经做好自己成立公司的准备了。
《Moment时刻》:瑞士中小企业发展如此繁荣,创业环境有什么优势? 施耐德·亨利:瑞士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并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发展有自由空间。在瑞士,政府不介入企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从成立那天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政府都不会给与任何支持。正是这种政府的不支持,才让中小型企业一方面有了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同时也让企业在发展中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对风险的认识,认识到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己的决策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的不介入也让企业可以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专注于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同时也让企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及花费,从而使资金投入到企业发展更需要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swissinfo.ch) 《Moment时刻》:瑞士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充沛吗?有什么经验吗? 施耐德·亨利:瑞士中小型企业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注重人才的培训,尤其是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瑞士的教育体系。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综合指数,瑞士在其教育体系,管理学院以及在职培训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鼓励创新和在职人员培训的国家。在施耐德先生的眼中,瑞士中小型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瑞士高质量的教育。如果说中等职业教育为瑞士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工人,为国家经济打下了扎实的根基,那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则是中小型企业之所以发展并且成功的根本。 《Moment时刻》:您怎么看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对瑞士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 施耐德·亨利: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确实为瑞士中小企业注入了兴奋剂。在很多媒体大肆渲染中国人到瑞士投资的时候,头脑冷静的瑞士中小企业从中看到的更多是机会。我亲自见证了协议签订的那一历史时刻,我相信,在自贸协定的大框架下,中瑞双方会更快地投入到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用人民币进行贸易交换。我曾在山东工作生活了一年,中国并不只是上海和北京,当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分布图时,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广东和山东。 施耐德·亨利先生,毕业于欧洲一流的商学院瑞士圣加伦大学经济系,后又在美国巴尔的摩大学深造。是瑞士联邦中小企业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负责在对外贸易、竞争、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事务。 采/文 英博·Seiler(原文标题:《瑞士,中小企业的王国》文章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