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士能成为钟表大国

  • 行业动态
  • 2014-10-23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14-10-23

            为什么瑞士能成为钟表大国?这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网上搜索答案大多数都是一致的。而我自己的看法偏重于以下这两点,这两点正邪对立,究竟真相如何,看官请自行判断。

    第一种看法,宗教迫害论。

            临近法国大革命的1792年,一部分支持大革命的瑞士居民在政府的威逼下逃亡。这些难民大部分来到了瑞法边境的工业城市,同样是在朱罗山脉边上的 Besancon城。

            由于没有自己的土地供耕种,从瑞士来的新教徒大多选择了在Besancon城的法国国家钟表工厂里工作。在钟表业繁盛的过去,Besancon 曾是法国最重要的时计产地,其鼎盛时期跨越了十七、十八、十九直至二十世纪中,辐射面达整个欧洲,甚至亚非。虽拥有成熟的作坊制造工业基础,可惜Besancon 却

            因为宗教和政治关系不断地流失着本土的技术人才。而旁边的瑞士,从中占了不少的便宜。

            随着人口的增加,瑞士西部的交通枢纽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开始慢慢形成,La Chaux-de-Fonds 和 Le Locle 变成了这条重要运输纽带上的必经之地,正好处在从南边 Geneva 到北边Basel的中间,连接着法国东部地区包括 Besancon 等。

            到了1799年,拿破仑回归了法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无神论的他重振了新兴的政治体系,以聪明的办法进一步削弱了宗教的势力,他解除了对犹太人和新教徒的迫害,这是法国走向民族多元化、宗教次于政府的第一步,同时将西欧的权力重新洗牌。这时,那些曾被迫害的新教徒仗着强大的法国为后盾,重返家乡瑞士,带回了最新的钟表制造技术和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后来,这批曾经的难民成为了推动瑞士

           La Chaux-de-Fonds 和 Le Locle地区钟表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中也有一个说法,把重点放在一个名字叫做Daniel Jean Richard的钟表匠,据说是他首先来到Le Locle并说服了当地农民,在冬天无法耕作的月份里为他制造钟表零部件。

    第二种看法,邪门歪道论。

            当时的英法等地已经有了专利法。一批爱钻空子的法国钟表匠人为了躲避专利法规,而来到瑞法边境这个当时三不管的地带去制造仿品。寒冷的冬天都猫在屋子里制作生产钟表,到春暖花开时就带着成品去欧洲各国贩卖。他们期间也请了当地的农民工为其加工零部件等,所以慢慢地制表技术就在瑞士生根发芽了……

            宗教迫害也好,歪门邪道也罢,瑞士制表目前在世界已经是遥遥领先。中国人有句话:英雄莫问出处。一切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