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表防水的“天问”

  • 行业动态
  • 2015-01-29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时刻传播   时间: 2015-1-29

    手表的“天问”

    “我的手表明明写着‘30米防水’,你们却告诉我不能戴着游泳,不能戴着冲凉,甚至洗脸的时候也最好要摘下来?为什么为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这个问题可能是腕表防水问题上最振聋发聩的“天问”。也是手表柜台销售人员最常遇到的问题,多数销售人员估计也很难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案。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消费者面对着这“防水XX米”,望文生义,通常的理解就是“这块手表具备XX米内的深度防水”,消费者的理解看似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难道是制造商错了?

    那么究竟是谁的错?是制造商夸大其词,胡乱吹嘘自己的产品性能,还是消费者存在误解、使用不当呢?网上也有颇多针对这个问题的文章,感觉始终是绕着这个问题兜圈没说出个所以然,大多数是祭出一个表格,告诫消费者按表格行事就完事了,至于表格内容各种版本都有。我们找来了一些国内外品牌和机构对防水的解释:

    这是某茄对防水标准的解读,只是给了不同防水单位的换算,最后用了一句话概括了其防水的标准:可以在指定的深度下防水。这句话听完后,是不是有种说了等于白说的喜感?

     

    在国内权威的机构网站上,对于不同防水标准,能干些什么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但到了解释50米的时候,戏剧性的告诉我们和30米没区别,可以忽略。如果可以忽略,请问标榜着50米的意义难道是为了“看起来牛一些”?

    国内某知名品牌对50米却做出了解释,明确说明50米防水是可以游泳,但不适用于潜水。

    同样是国内的知名品牌并没有给出防水标准的细节。

    我们微服私访到某国内知名品牌的淘宝店咨询有关防水标准,客服很耐心,也很负责任的截了个图文并茂的防水解释。

    对于50米防水不能干什么中,指出了是不能游泳的,这与前面的某品牌又有不一样的解释了。

     

     

     

    这是网上流传的版本。可以看出关于防水版本很多,但都不统一。


    对于防水的标准的解释,就连制造商们都说不太清楚。


    下面这个是我们从维基百科上面找到的,感觉比较靠谱:

    表格看上去有几分道理,但道理在哪里,出处在哪里又不得而知。再加上网上类似表格版本众多,内容也不尽相同,大家只能参照使用。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应该清晰地看到,只要手表没有标识自身是“潜水表”,就说明“Xm防水”的标识,与其能否在“Xm”水中使用,根本没有关系。任何告诫都是从保养角度的忠告,以保持手表性能的良好适用性。如果要真的解答上述“防水悬案”,可能还得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点的探讨,今天我们就从防水手表的标准中入手寻找答案。

    标记的“误解”

    防水可以说是手表除走时精度之外最受关注的问题,防水手表也有专业的国际标准ISO 22810:2010《钟表 防水手表》,既是国际标准,就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味,可以理解为地球上手表产品的防水性能都得符合它的规范,咱们也不例外,中国钟表行业国家标准GB/T 30106-2013《钟表 防水手表》也等同采用了此标准,所谓等同采用,简单讲就是把ISO标准翻译成中文,制定成中国标准供国内钟表行业使用。

    手表完全浸入盛水容器(至少2bar的超压)

    标准第1节开宗明义指出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防水手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给出了适用于制造商使用的防水手表的标记”。这句话中的防水标记指的就是通常我们在表后盖上看到的“防水Xm”、“防水“XATM”或者“防水Xbar”等,也有使用英文WATER-RESISTANCE标注,不一而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压标记。


    手表底盖上如要做上述标记,必须在出厂时通过标准规定的相应压力的防水试验,防水试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标准4.3.2描述的“超压防水性”,其具体操作:将手表完全浸入盛水的容器中,在1分钟内将容器内的压力缓慢升至至少2bar的超压,并保持10分钟,然后再1分钟内将压力降至环境压力。

    “退化”的性能

    分析上述标准文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有“防水Xm”标记的手表,其密封结构可以承受相应的压力,例如:防水20m=防水 2bar= =2ATM,并能通过水中的压力试验;

    2、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上述试验是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在1分钟内将容器内的压力缓慢升至至少2bar的超压”,并且通常这些试验都是在手表出厂时进行,这意味着其密封材料及结构全新没有经受任何洗礼、老化。


    问题是,我们的手表经过几年的佩戴,经历日晒雨淋、汗水、磕碰的“洗礼”后能否保持此种状态?我们淋浴甚至游泳时手表遇到考验是否如实验室下的条件,显然不能。我们游泳时手表受到的压力绝不仅是上述实验室条件下的静压力,有可能受到各种水流的动态冲击;洗浴时,会遭遇较高温度的水蒸汽、沐浴液等复杂的浴室环境等,这些都是标准试验条件无法覆盖的。2010年新版防水标准附录为手表佩戴者建议使用注意事项,第一句话也即指出:手表的防水性不是一个保持不变的固有特性。

     

    总结:


    至此再回顾开篇的问题,答案就不言自明了:防水Xm只是手表在实验室环境下的耐压性能,跟现实佩戴情况下的耐压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

    从消费者的角度,为保护爱表起见,谨慎使用,不妨参考上述表格(比专业的技术标准,更加通俗和具指导性)适当使用,并定期维护保养。另在本文末也附上防水手表标准附录中的手表使用注意事项给大家参考。

    另外,笔者认为,从行业标准制定者、制造商角度,是否也应该考虑弃用“Xm防水”这种极易造成普通消费者误解的字眼,改用技术上完全等效的“X ATM”或“X bar”防水的标识,既表明产品的防水指标等级,也可最大程度的避免谬误流传。


    ISO 22810:2010 《钟表 防水手表》附录A
    使用注意事项

    手表的防水性不是一个保持不变的固有特性,为确保其较长时间保持性能,建议使用者:
    每次开盖后都要经专业人士进行防水测试,推荐进行标准中的耐气压性能测试;
    购买时,确保表带长短合适;
    避免使手表经历突然的、过大的温度变化;
    防止手表跌落或受冲击,受冲击后需进行防水测试;
    避免在水中或水外手表潮湿的情况下操作按键、把的等操作件;
    每次在操作按键或把的后都要复位或旋紧;
    在海水中使用手表后应在淡水中洗净。

     


    感谢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