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绘就四座“百亿城”蓝图

  • 行业动态
  • 2005-04-01
  •     5年时间里,我市将陆续建成家具、钟表、模具、服装、工艺礼品、内衣、玩具、印刷、珠宝、精细化工、汽车电子、装备工业等12个产业集聚基地。为了全面启动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我市还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制定了产业集聚基地认定标准和程序,并明确规定市级财政将投入三成的配套资金用于基地建设。这是记者从最新一期的《政府公报》上获悉的。
        据了解,自去年起,我市就先后完成了服装、黄金珠宝、钟表、内衣、家具、模具首批六大产业集聚基地的规划,并获得市政府认定。六个产业集聚基地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转地新建的面积为6.63平方公里,旧工业区改造的面积为0.57 平方公里。目前,服装、黄金珠宝、内衣、模具、家具等基地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可基本完成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设4座“百亿城”
        据了解,在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发展产业集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实现产业集聚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深圳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第一炮,首先从传统行业“轰响”起。我市还提出了建造4座“百亿城”的雄心,六大产业集聚基地都已经勾画出未来蓝图:家具集聚基地形成15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基地;服装集聚基地形成20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汇集知名品牌服装产品的设计、制造基地;模具集聚基地形成10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60%以上,成为模具制造、培训基地与物流中心;内衣集聚基地形成10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品牌内衣的生产加工基地;工艺礼品集聚基地形成8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世界圣诞礼品等的生产中心和国内工艺礼品开发设计中心;钟表集聚基地形成50亿元产值规模,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0%以上,成为名牌钟表的加工配套基地。
        六大扶持政策力挺基地建设
        在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上,市政府还推出了包括财政资金、土地开发、人才吸纳等六大扶持政策。其中引人瞩目的是,条件成熟、有实力的行业协会和有能力的企业还直接参与产业集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营运管理。
        在产业集聚基地开发建设配套资金支持上,市、区(镇)财政将给予三成补贴,产业集聚基地开发建设配套(不含征地费)资金。此外,还在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和市民营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中为每个产业集聚基地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同时,产业集聚基地还对外广招精英,对外地企业迁入产业集聚基地将给予优先安排用地。政府有关部门还将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凡可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事项,均实施后置审批。
        在引进培养人才方面,对企业急需的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高级技工),市、区人事、劳动部门优先办理调入手续。
        据了解,新出台的《意见》也规范同一行业的产业集聚基地原则上只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