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秘书长周记

  • 行业动态
  • 2019-11-11
  • 上周提到要谈谈智能表。

    手表“智能化”从2014年开始成为一个对整个行业来说非常有压迫感的话题。手表已经占据人类的腕部三百年,瑞士人用朴素而坚强的信念把这个产业推到了至高境界,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各种新结构和新材料的研发从未止步,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主要是暂时没有机缘触摸和把玩这些集成了多种技术精华且又贵又美的小物件。

    对于我们这些健忘的消费者来说,“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几乎是瞬间就完成的,这个产品也从“移动电话”被彻底称为“手机”,成为人类世俗生活的基本配置,也必将与眼耳鼻舌融为一体。

    讲回智能表,Apple Watch和各种Watch带动了“全社会”对穿戴产品的期待,“传统”和“未来”的概念似乎泾渭分明了。几年过去,大家都“还在”和还在忙,颠覆并未如期而至。“传统”阵营在努力用机芯搭载芯片以便人机可以互动,“未来”阵营抓紧研发把手机戴在手腕上(如果不叫表的话,也许可以叫腕机),然而大家心知肚明这些都是过渡产品。以制造代工发展起来的40年,我们学会了紧跟着市场的指挥棒转,习惯了努力观察和配合,如果举起的指挥棒迟迟不放下,真心焦虑该往哪里走。

    今年的日内瓦大赏入围挑战奖的Ciga Design玺佳表,创始人是跨界设计师张建民老师,他以多个手表作品加入这个行业不过短短数年,证明了这个世界会奖励有独特想法和付诸行动的人。

    再次回到智能表这个话题,基于钟表业已经非常成熟的制造产业链,也基于还未善用的产品哲学。我们真的想要“创造”点什么吗?难处是:创造的信条是“给予”,考验心智,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