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秘书长周记

  • 行业动态
  • 2021-01-18
  • 看到一则消息:深圳市妇联、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积极探索广告性别平等的审视、处理机制,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经验。办法给出了性别歧视广告的认定标准、预防教育;广告性别平等的审视原则、重点、标准等等。


    如果以前看到这条消息,大概率会忽略,这回之所以立刻关注到是因为大概就是最近两周,深圳某知名品牌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广告,广告为了突出自家卸妆巾效果,不惜对广告中的女主丑化揶揄。这样的广告一出街自然是被一边倒的批评。多的不说,我觉得品牌方至少应该反思两点:一、为了卖点货不惜牺牲品牌形象是否得不偿失;二、品牌方是否了解今时今日身处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面对什么样的消费者。舆论一边倒批评已经给出答案,另外,不知道《指南》的发布跟这个事件有没有关系,无论有无,都已足见政府相关部门的敏锐。


    现在是自媒体和平台渠道空前繁荣的时代,任何个人、机构和品牌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在各类平台发布各种“吸睛”信息。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和观众,对于品牌方及广告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需要提高专业素养,用何种形式传递公司及品牌相匹配的品味和价值观也是重要课题。为了赚取流量,不惜猥琐、“土味”、“low”,不仅伤害品牌形象,也与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相违背得不偿失。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