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些年315当天最受关注的可能就是央视举办的315晚会,因为会集中曝光一批各领域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今年曝光的案例中有一例来自钟表行业。主要是一些“名表维修中心”的包括小问题大修乃至恶意损坏送修手表以达到收取高额维修费的目的等违规行为。央视在几年前就已报道过类似案例,另外从这次央视暗访的情况看,这类情况应当说不是少数。
简单探讨下问题的根源。目前,国内名表的售后相对于消费存在较大滞后,中国作为国际名表的最重要市场之一,国内销售或通过境外消费流通到国内的名表逐年增加,相对而言,各个品牌名表的售后却不见得增加多少。消费者都知道从哪儿买的就到哪儿去找售后或者维修这种简单道理,但现实情况却一言难尽。一来名表官方售后网点少;二来官方售后维修价格高昂,当然这点上,国内名表消费观念也存在误区;三来很多维修保养动辄要送回原产地,或从原产地进口配件,维修周期长。上述情况当然就给不法从业人员有了可乘之机。
怎么解决?一来要寄望于名表品牌方们正视问题,在中国市场增配售后资源,减轻售后资源相对于销售的滞后状况。另一方面,作为专业的行业组织,协会正在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工作机制,以改善深圳名表维修市场的乱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