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中元节,谈鬼色变真没必要

  • 行业动态
  • 2021-08-23
  • 上周周六中元节刚刚过去,咱们就来聊聊中元节这个传统中国节日。七月半这个特殊时间的特殊日子,在意义上似乎有着一个分水岭,对于传统一点的人群多在讨论着祭祖尽孝的话题,而对更玄乎的另一边似乎多谈到鬼节这个方向。

    中元节,也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多以农事为主,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又是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七月又正是秋收、丰收的重要时节,因此人们就会举办一些仪式以求庄稼能有一个好收成。

    那在《易经》中“七”又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也有终局、结束之意。《易经》中说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比如人死后有“头七”之说。

    在各种民间文化中,“七”往往还带着神秘的色彩,比如北斗七星、七情六欲、七音、七律、七窍等。而且“七”也包含有周期性质,比如人生的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这样的阶段性,还有神话鬼谈文学中炼丹修炼的七七四十九天的“规定”。而七月十四这天中便有“三个七”,选择这天祭神祖便是与这复生之意有关。

    而又正因为这个时间点有复生之意,于是民间又有传说在这一天冥界将会开放鬼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看望子孙后代,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也会趁机出来捣乱,逐渐得便演变成为鬼节一说。

    在部分地方或多或少有把七月认为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产生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禁忌如不可出门、不可开刀、不可结婚、不可购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实,七月是个吉祥的月份。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的真正含义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其文化核心应该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

    无论这些“传说”是如何定义中元节的,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七月半的祭祀对于古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求取丰收的好意图,一方面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都是极具人情味的表现,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去期勉互爱。

    而在如今这个年代,中元节的文化意蕴和清明节相似却又没有清明节那样隆重,许多祭祖习俗省去了许多,加之现在祭祖路程一般是不方便的,年轻一代多是外出工作,以及七月天气炎热需要防火等因素,部分家庭也就逐渐简化成了家园团聚吃饭就当过节。

    对于当代人来说,大家庭的团圆时间本就不多,让这些传统节日再次兴起和受到保护,无非也是想借个由头让彼此见个面,让团聚的时间再多一点点。在岁月流长里给这些节日赋予更多不一样的意义。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