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再次进入红色汛期,国家在部署防汛工作时提出了要建立环环紧扣的“防汛链”,层层压实责任对涝区的重点部位和人群重点盯防,确保预警早、方向对、跑得快。这个链条很好展示了外媒盛赞的中国制度优势,其特点就是敢于面对问题的复杂性,迎难而上迅速纠错整体动员,提高了管理难度,升级了国民的安全感,保障了社会整体具备不断增强避灾能力和重建信
心。
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解释钟表产品的复杂性和一个协同制造产业链的价值。因为一般人很难想到一只防磁、防震、防水的精巧手表要经历的包括工业设计,材料研发,特殊工艺和尖端设备等一系列工序的千锤百炼。复杂精妙的机械机芯传动系统让制表大师们开启了近300年的造物梦想,而一个普通人也很难接触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密微妙的高复杂性产品乃至领悟何谓高、精、尖。
由此我对“内卷”和“躺平”也有了思考,这种现象是否源于更年青一代人中的大多数,对人类文明实际上的复杂性一无所知而导致的无能为力。生长在一个甜蜜现成的社会里,如果思想上羡慕互联网大佬成功地建造了虚拟世界,现实中又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不理解不掌握应该会产生强烈的虚无感。网络上鼓吹“ 低客单价高复购率”是最佳商业模式,与资本齐飞能快速变现实现财务自由,年轻人趋之若鹜成就了万马齐喑的电商产业。身在成熟的制造业中,我们也开始追求互联网思维和产品迭代,怀疑精益求精和精工制造的未来。
改革开放超过四十年,大多数人是稀里糊涂的先富起来,懵懵懂懂的成为强国人。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一切极致的奢侈品包括收购品牌,却少有人敢于迈出走向极度复杂那一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看到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不少见首不见尾的简单操作,对企业的光鲜了如指掌,对产业的逻辑不求甚解,以至于很多在关键环节上的默默耕耘的企业得不到善待。
全球有系统性制造手表以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只有三个,瑞士、日本和中国。瑞士认定钟表为微电子技术产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的钟表业产生了无数高性能材料、关键零件和尖端设备供给全球。中国的表业与服装鞋帽家具等一起定位为耐用消费品,但得益于极细腻的分工协作链条,成为全球钟表业乃至穿戴设备不可或缺的配套基地,在表面处理、零件加工等方面有大量经验,天然的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系统。
呼吸简单自然,呼吸系统却是人体复杂精妙的一部分。我们追求大道至简,不能忘记基础工作的庞大奥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