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中小企业发展、制造业产业链相关的新闻有点多。
9月1日,《人民日报》专版聚焦报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目前已公布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努力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报道举了四个 “专、精、特、新”的典型案例。专:经过10多年努力,通过材料、工艺研发、大数据建模等手段成功研制应用于汽车等领域齿轮高端精密刀具;精:通过智能制造推行精细工艺实现齿轮产品质量和焊接工艺提升,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特: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掌握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独特制造工艺和核心技术;新:率先将计算机视觉引入移动机器人,以摄像头为主要传感器,完成三维空间的定位与环境理解,发展可自主移动的第四代机器人。
报道通过四个具体的例子,分别生动的解释了何为专精特新。这对于同属制造业的钟表行业相信有很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国内钟表产业同很多国内产业一样“大而不强”。有品牌打造方面的问题,也有核心技术欠缺的问题。如高精度、性能稳定的机械表机心的批量生产能力始终是国产手表高端化的障碍,归结起来还是国产材料、工业、设备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这其中就有很多“专、精”的难关等待行业去攻克。
8月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也发文公布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并将在融资服务、创新帮扶、专题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重点扶持。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也为中小企、制造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各方面保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