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品趣栏目中,我们曾讨论过古时依据对事物的观察来划分时间,产生了十二节气、天干地支等各种规则,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北斗七星亦是古代掌握时间不可少的星象工具。
在紫微垣中,北斗七星由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七星组成。由于形似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
《史记·天官书》中曾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其中指出北斗是定季节、定方向、定时辰的标尺。
而观测北斗七星定时定位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天空看作一个钟表表盘:
定季节
经过观测古人发现穹顶中的北极星永远挂在北方,而北斗七星则以北极星为中心旋转,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转完一圈正好过了一年。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在古籍《鹖冠子》记载中便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就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
定方向
尽管北斗七星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发生位置上的变化,但其指向的北极星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将天璇和天枢的距离往天枢方向延长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因此不管你处于何地,找得到北斗七星,判断出天璇到天枢的方向,就可以找到正北方,反方向则为南,所以说北斗七星是一个天然的指南针。
定时辰
有了中心,有了指向,便可以将这一天空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成12宫的空间区位,北斗七星绕而旋转,就如时针指向一样规律运动。
试想一下,当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时,若将视野内的穹顶视为一个平面,便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钟表的表盘,那么北极星就是钟表的表芯,北斗七星就是指针,而十二时辰则是周围的时间刻度,我们头顶上的这片星空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
或许在今天看来星象算不上科学,但在没有钟表的古代,却是古人掌握时间的最科学的方式了。
运营 × 时刻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