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品趣】古人对年龄的称谓与划分:深邃而雅致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 2022-05-09人气:248

现代人对年龄的划分与称谓,往往是以年岁的增长而定的。通常可以分为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等。古代人对年龄的称谓与划分,虽然也是根据岁月的增长而定,但其说法却显得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

垂髫总角初长成

人生日之时在古时称为“初度”。《离骚》曾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

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也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为“赤子”。而所谓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有“汤饼筵”,以招待亲友,婴儿出生三日为“汤饼之期”。

总体而言,一岁以下幼童,古时称“襁褓”。《列子·天瑞》写道:“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再长大一点,二至三岁时,称为“孩提”。此时婴儿还不会走路,得大人抱着。“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形容孩子在襁褓中咯咯的笑声。今天,人们仍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

此外,古人常以头发来命名年纪。孩子在九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童年期也统称“垂髫”。九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宋代苏轼《被酒独行》诗云:“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总角之交”说的就是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而此时结交的情谊也是简单又纯粹。

豆蔻碧玉年华好

从古至今,青春时期都是美好的年华。古人常用美丽的词汇来形容任何浓妆艳抹都不能比拟的时光。

古代的女孩从十二岁开始便可以戴发饰,装扮自己。十二岁便开始戴金钗,称为“金钗之年”。

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则称为“豆蔻之年”。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这时所开的花朵新萌发,充满灵气。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到了十五岁,男孩女孩们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

在今天,十五岁仍处于初中青春期的年龄,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迅速觉醒,内心尚未成熟却又急于长大的时期。

女孩16岁时,称为“碧玉年华”,也称“破瓜年华”。24岁时,古人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美丽的称谓———花信年华。花信,是应花期而来的风。节气中的信风,带来开花的音讯,女子年方廿四,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而男性到了20岁就来到“弱冠”之年。古时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谓之“弱冠”。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

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贵宾加冠,以示成年。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格尚未强壮,所以又称“弱冠”。仪式之后,人生就开始全新的出发。

知非之年已豁达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在《论语》中就将30岁定义为“而立”之年,从此30岁也成为中国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度量衡。告别青年期,来到中年期,更多的是成熟与历练。

《礼记·内则》云: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始室”也指30岁。但是古代男性成家立业比较早,他们往往十五六岁可婚娶,20多岁生儿育女,40多岁就儿孙满堂。

而今天与古时却不相同,不少年轻人往往读完大学、步入社会没几年,就将满30岁,尚未成家立业,仍在为理想而打拼,离真正的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进入40岁,就来到不惑之年。《论语》中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不惑,就是不迷惑、不糊涂,到了这个年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事,也想通了许多事,不会像青年时期那样困惑了。

按《礼记》的说法“四十曰强仕”,40岁被冠以“强仕之年”之名。到了这个岁数,不像年轻时那么浮躁,更能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礼记》云:“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谓之“耆艾”,50岁便是到了“及艾”的年龄,发白如艾。《论语》中称之为“知天命”,即“五十而知天命”。

说起“知天命”,有人会误认为是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这个年龄对荣辱得失已淡然,知晓理想实现之艰难,做事情不再苛求结果。《周易》以五十根蓍草演算占卜的方法,视50岁为“大衍之年”,《淮南子》认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明此年龄为“知非之年”。年过半百,也是从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期,人生到了更为成熟豁达的年龄。

天增岁月人增寿

人的一生,人们总是留恋青春岁月的美好年华,而将变老看作垂暮与孤独。古人告诉我们,天增岁月人增寿,总有智慧在心头,当下就是最好的年华。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有“耆老”之说。60岁又称“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60年周而复始,故也以“花甲”指60岁。

唐代赵牧《对酒》诗云:“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时年过六十便可在乡邑里拄拐杖,也称60岁为“杖乡”。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将70岁谓之“古稀”。对于70岁,还有两种说法,一谓“致事之年”。致事,上报施政情况,也指辞官。《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

还有另一个说法为“悬车之年”。悬车,古人一般至70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中记载:“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喜寿”特代指77岁。

八十岁至九十岁为“耄耋”。曹操在《对酒歌》中写道:“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在古代,年过八十就被允许撑着拐杖入朝。《礼记·王制》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男子80岁又可称作“杖朝之年”。

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88岁又称“米寿”。《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90岁又有“鲐背”之称,泛指长寿老人。99岁也称作“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

100岁为“期颐”。指的是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而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故“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

人们常常习惯于把年轻称为生命中的最好年华,而把“变老”视为垂暮、孤寂;或者反过来,觉得年轻人注定浮躁空虚,只有老成才代表智慧。

但古人之智慧告诉我们,当下即最好的年华。

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考验,也必然有每个年龄段的幸福,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好的。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报告】中老年保健:新型健康消费“尝鲜”意识强 下一篇:【一周圈内事】致敬劳动者;华为发布首款支持自由潜水功能手表;3月瑞士钟表出口额首破20亿瑞郎;帝舵表宣布成立职业自行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