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最熟知的活动方式之一便是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
既然说到西方的万圣节,在东方大家大都会提到中元节与之对应,那么除了中元节,我们还有其他类似的节日吗?
其实,中国一些地方将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四个节日都划分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我们曾经都聊到过,但是寒衣节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节日。
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秋祭”、“十月一”,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但相比其他的祭祀节,这个节应该是最低调的了吧?
之所以会有这个节日,是因为古时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在古代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
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而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也就逐渐发展为祖先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据说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在《诗经•豳风•七月》记载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时,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有南京民谚就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民间还有个典故,就是我们熟知的孟姜女,相传,秦时女子孟姜女的夫君范喜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这段忠贞的爱情故事也是广为流传的。所以也有说寒衣节是源自孟姜女的典故。
虽然寒衣节也有追忆先人的含义,但回到生活中,一件寒衣往往伴随着嘘寒问暖的叮咛,装满的是家人沉沉的思念与牵挂,也正因为有所挂怀,人间才温暖。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