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有一项工艺,纯手工制作,传承千年;有一项工艺,精妙绝伦,被世界推崇、被奢侈品效仿;有一项工艺,将金银的美感推向了极致。它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燕京八绝”之首的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在我国已经有4000余年历史,自商周初见雏形,明清时期达其鼎峰。因其用料珍奇,价值昂贵,在明清时期是皇家荣耀的象征,寻常百姓难得一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花丝作品便是明万历花丝皇冠与孝端皇后金丝凤冠。运用此种工艺制作而成的珍宝也多为绝世珍品,备受古今世人追捧。
现存世界唯一的金冠 明代万历金冠(定陵博物馆藏)
“花丝镶嵌”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载古艺,可以说是珠宝工艺界的活化石。所谓“花丝万缕织金冠,妙手镶嵌有乾坤”,正是对这项精妙工艺的高度概括。
其制作手法,能将贵金属的柔韧性发挥到极致,可以薄至蝉翼、细如毫发,全凭手工操作,其美感和奢华体现在每一处细节的处理上。
花丝镶嵌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金丝比发丝还细,纹样如芝麻般大小,做一件花丝镶嵌首饰,宛如在金上刺绣。
花丝镶嵌极依赖手工技巧和经验,培养一名师傅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
很多人几十年的心血研习尚不能完全掌握全部精妙所在,许多年轻学徒都望而却步。到今天,也仅在北京、成都等地有少量真正纯手工的花丝镶嵌工艺厂被保留下来。
这其中,能够完整掌握花丝镶嵌整套秘技都,全国不足10人,有一定水平的花丝镶嵌工艺从业者不超过50人。
这项古老繁复的皇家绝技,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丝镶嵌作品,也多次被当做国礼赠送。
2014年APEC会议中,由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手包《繁花》被作为国礼送给各国家领导人配偶。
时隔三年,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采用雕漆、花丝镶嵌、京绣元素制作的《和合之美》捧盒套装,再次作为国礼登上世界舞台。
2018年,代表国家对外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也采用了花丝镶嵌作为制作工艺之一。
202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颁授的“七一勋章”也运用了精湛的花丝工艺,代表了党内最高荣誉。
如此最高规格的奖章,使用花丝镶嵌技艺制作,也是实至名归,因为花丝镶嵌一直都是我国传统金银制作工艺的最高代表。
花丝镶嵌这项古老的技艺,凭借着自身细腻、精湛、华丽的特色,走上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巅峰,成为今天中国工艺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华贵璀璨之美。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