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千年风雅,游走的工艺美学

  • 行业动态
  • 2023-05-22
  • 提起扇子,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功能,其实就是拿来扇风,消暑。

    实际上,自这把小小的扇子诞生,已历经三千多年的发展,它凝聚着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蔚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

    扇子的材料有很多种,可以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甚至是飞禽翎毛。再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扇子的艺术身价会上升百倍。

    在所有的扇子中,尤以江苏的檀香扇、广东的火画扇、四川的竹丝扇、浙江的绫绢扇最为出名,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扇”。

    檀香扇

    苏州檀香扇约创始于清末民初,由摺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所以称为檀香扇。一般来说,主要使用者都是女性,也被成为文扇子。

    扇骨所用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来扇风的话,空气中会飘着阵阵幽香。有“扇存香在”的美誉,即便保存十年八载,依然"日日花香扇底生"。

    扇面用绢面,扇骨拉制图案,式样有全面、格景、中空和西冷等。

    苏州檀香扇以“四花”,即拉花、烫花、雕花、画花见长。色泽秀丽,典雅大方,在泥金扇面上绘工笔重彩,高贵富丽。

    火画扇

    广东火画扇广东火画扇是生产自广东新会,据说火画扇开端是在清代同治末年的时候发现的。

    据传,当时,诗书画风较盛,新会有位著名画师叫陈晚,他将诗画剪贴于玻璃扇上,但不牢固,一经受潮便会脱落。又发展用墨汁或颜料直接把诗画画在扇上,但也容易褪色,后将画在扇面上的诗画用香火烙焦,以显示出诗画来。

    到了同治十三年(1874年),画师开始使用铁笔在炉火里烧红,然后在扇面上烙诗画。到1914年前后,刘怡记扇寮加工火笔扇时,工艺又有所发展,方法是选用薄玻璃扇两柄,先将扇的脊骨和柄削去,然后合成一柄双面扇。这样,扇的两面均可用火笔作画。

    火画葵扇由此得名。扇边用彩色丝绒缝制,而后逐步发展成为三脊和五脊火画扇,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永不褪色,美观大方。

    竹丝扇

    竹丝扇, 有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美评。扇面多是桃形,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

    清朝光绪年间,编织竹丝扇的技艺由四川省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创造,随后在龚家传了四代,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所以,人们习惯称自贡竹丝扇为“龚扇”。

    竹丝扇的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恍若织锦,图案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无不维妙维肖,加上象牙或者牛骨做的扇柄,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绫绢扇

    绫绢扇是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产于浙江省,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一般多为圆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扇”。

    团扇以铁丝作外框,用绢糊面,彩带沿边。以绘画、刺绣、缂丝、抽纱、烫花、通草贴花等作扇面装饰。

    扇柄用材有湘妃竹、棕竹、梅录竹、楠木、红木和牙骨等,并装有流苏,贵重的配有宝石扇坠。

    对于现代大众而言,扇子的实用性确实不高,但若能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许文人雅物获得新活力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增添更多乐趣。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