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
屏风在古代称之为“扆”,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中式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虽然屏风的使用历史已有几千年,但留存的实物甚少。作为一种实用性家具,屏风最早出现在西周,当时不叫屏风称为“邸”或“扆”。
明清时期屏风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过渡,屏风已不再是简单屏蔽之物,而是演化为极具装饰功能的艺术品,更富于观赏性。
清乾隆 卢葵生款剔红郭子仪贺寿图屏风
形制虽小,内涵却极丰富。最早还用于皇帝宝座后面,称为“斧扆”,木制,上画斧钺,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故宫太和殿中龙椅后的雕龙髹金屏风
后来也渐渐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家具的各种自由设计便产生应运而生了。
中国古代传统的屏风的种类繁多,按材质分有木雕、漆艺、石材、纸绢、云母、竹藤、嵌宝、玻璃、珐琅屏风等,按题材分有传说神话屏、山水人物屏、龙凤花鸟屏之别;
最为著名的便有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一副,画中绘有多处大幅的屏风,在山水间起到分割画面的效果。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若按屏风形制分,从座屏(插屏)、围屏(曲屏)慢慢地又衍生出了挂屏、桌屏、砚屏等之分;
座 屏
座屏(插屏)多是单扇的,有底座,不能折卷;有独扇和多扇之分。
独扇座屏屏扇多为长方形,多陈设在室内主要座位的后面,用以体现主人的尊贵。也有的独扇座屏摆放在室内进门处,起遮挡的作用。
围 屏
围屏(曲屏)则由多扇组成,最少两扇,多的能达十几扇,能够随意折叠。
围屏既可以分隔空间又可充当装饰品,经常用来重新划分室内的空间,以增强每个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挂 屏
挂屏则是悬挂于墙壁之上的,大多成对或成套使用,也有单幅的。四扇一组称四扇屏,或称"四幅成堂",八扇一组则称八扇屏。
一般每扇屏之间的图案都有一定的情节联系。挂屏属于工艺装饰画,挂在室内墙上代替卷轴画。
枕 屏
枕屏,或叫炕屏,是用来放在床榻或炕上的一种小型屏风,作为装饰之用,放床头则是挡风。有的床榻将围子设计制作成屏风格式。
砚 屏
还有一种更小型的放在书桌、画案上的则称为砚屏,也是宋代以来比较普遍使用的装饰摆件。古代墨汁经风一吹容易干涸,故砚屏一开始也是为了给墨汁挡风用。
“屏风”一词营造了一种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宁静空间,不仅仅是空间的隔断,也是家居的景致,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尽管如今在中式古典风格家装中,还能依稀看见它们的身影,在各种场景中中扮演着优雅、和谐、宁静的角色。但其依然承载了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屏风的形制与屏芯上所反映的内容都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来源新华社、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