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璀璨琉璃 千年华彩

  • 行业动态
  • 2024-01-08
  • “彩云易散琉璃脆”,中国琉璃有着两千九百多年历史,它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精致、细腻、含蓄的代表作之一。

    琉璃,亦作“瑠璃”。在中国古人眼里,它位列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

    它是古人在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偶然得到的衍生品。不同于现代我们熟知的玻璃,它没有玻璃那般反复折射的耀眼绚丽,它似透微透,是矿石和金属在特定温度、环境下结合的产物,看上去有着近似玉石的通透感,敲击时又有金属般的音质。

    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汉代时,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不过冶炼技术只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唐代诗人元稹《咏琉璃》云:“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描绘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迷人风采。《邺侯家传》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容路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由此可见唐代琉璃之珍贵。

    唐代琉璃

    在当时,由于受到技艺的限制,无法提高透明度,但这种特质也让琉璃看起来更像玉石、宝石。因此琉璃一度被作为玉、宝石的替代品存在。

    古代琉璃在制作的各个环节把握相当困难,其耗时久、难度大、出产率低、烧制过程不可预测,因此琉璃的诞生,一半靠技术一半凭运气。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它可能光滑如丝,也可能充满沟壑,斑驳如深秋树影,只能等开炉后冷却脱模后方能知道成品结果,这也让琉璃更加珍贵。

    也因这些特性,琉璃得了不少名字,比如。古籍里的“五色石”,在宋代,曾被叫作“药玉”;在元代,被叫作“瓘(guàn,古代的一种玉器)玉”;在明代,被叫作“罐子玉”、硝子,日本直到现在也保持着这个称谓。

    清朝造办处曾经专门设置过生产琉璃产品“部门”,专为皇家贵族提供各类欣赏把玩的琉璃精品,也制作当时和国际友好交流时赠送的邦交礼品。

    琉璃按照工艺制作分类可分为古法琉璃、水琉璃、台湾琉璃。

    台湾琉璃则是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时至今日,即使琉璃已经成为咱们普通老百姓生活里的工艺品、即使工业化高度发展,琉璃的制作仍然不可能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它依旧需要工匠们传承古法、改进技艺地潜心手工制作。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