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绘画是一门艺术,但在叶脉上绘画可更是一门绝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古就有的一门古老技艺——叶脉画。
叶脉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巧妙地利用树叶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肌理,将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
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会一体,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境地,给人们美的享受。
在很早之前,人类就发现植物的叶面是记录信息、传播思想的天然材料。
叶脉画历经汉、六朝、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贝叶画,那时是用菩提树的树叶制作成叶脉,用来画佛像的一种特有东方绘画艺术。
也是与佛教一并流传过来的艺术形式,古代印度的僧人就用贝叶(也叫菩提叶)制成梵夹(即用贝叶重叠,以板木夹两端,用绳串结),来书写佛经,记录下精深博大的佛教义理。
在唐代,诗人柳宗元就有“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的诗句。随着后世的发展,叶脉画的取材也从单一的菩提树叶发展到利用各种树叶作为绘画书写的载体,逐渐摸索和掌握了叶脉制作工艺并利用叶脉的纹理来表达审美情趣。
而叶脉画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选叶、发酵、冲洗、漂白、晾干、烫平、绘画、装裱...每一步都需要人手工对树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的处理。
从挑选合适的阔叶,发酵漂白去除绿色皮层,保留筋脉和薄瓤,进行干燥处理,晒干制成叶脉,再到烫平后通过传统绘画、描金、勾线等技法上色,最后装裱防腐,算下来需历二十余道工序而成。
复杂的处理工艺体现了叶脉画的珍贵性,在制叶过程中既要保留树叶形状与叶脉不受破损,又要在绘画时观察叶脉的走向,叶缘的形状进行构思与创作,巧妙的将画与叶子融为一体。
且在叶脉上绘画与在纸上绘画也大不相同,叶脉的材质较硬,颜料不易吸收,容易顺着叶脉网络流墨,并且不易晾干,因此难度比在纸上绘画要大许多,需要非常谨慎小心。
而叶脉画的难得也正在于它的工艺,叶面经独特工艺处理,光洁透明,色泽耐久,色彩古朴,久不变色,有极高的艺术及收藏价值。
叶脉绘画将以树叶脉络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载体,使丰富的华夏传统艺术内涵得以拓展和丰富。
叶脉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使路边随处可见的落叶变身为一张张独特的“画纸”,以树叶脉络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载体,使丰富的华夏传统艺术内涵得以拓展和丰富。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来源 × 新华社、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