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一抹凝脂如玉的 “中国白”

  • 行业动态
  • 2024-05-27
  • 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颜色,除了“中国红”,还有一抹凝脂如玉的“中国白”,那便是的德化白瓷。

    去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白——德化白瓷展”惊艳了许多人,薄如蝉翼的纸张、根根分明的发丝、温润如玉的质感……其陶瓷工艺令人惊叹叫绝,不少网友感叹“远看是纱,近看是瓷”。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陶瓷工艺的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的磨砺与传承,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德化白瓷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大量用于外销。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路贸易中,一抹凝脂如玉的“中国白”,承载着万国商旅对于神秘东方的无限神往。

    “中国白”这一说法便是源自18世纪的法国。当时,做工精湛的德化白瓷通过海上贸易市场到达西方贵族们的手中后,因其光泽如绢,如脂似玉,让人爱不释手,法国人将其取名为Blanc de Chine,寓意“中国白”。

    △兽耳琮式瓶 明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瓷器的颜色和瓷胎中的含铁量有关,白瓷瓷胎的含铁量极低。德化白瓷所用瓷土为高硅低铝,胎中氧化铁、氧化钛含量极低。这样的瓷土天然适合烧制白瓷。

    虽然统称德化白瓷,但实际上这“白”有二三十种,包括乳白瓷、猪油白、葱根白和孩儿红等。

    猪油白釉色白中泛黄,呈现冻猪油般的油脂感;葱根白釉色白中泛青;孩儿红则是白色里带有红色,像婴儿的皮肤那样白里泛红。其中,“孩儿红”是一种窑变瓷,是明代德化白瓷中的极品。

    △猪油白

    △孩儿红

    德化白瓷制作工序繁琐其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

    一种是翻制模具后它对烧制的温度要求极高,釉的配方、纯度、火候的不同,瓷器呈现出的白色也不同。

    此外,德化白瓷的成品率也极低,可能入窑烧制的有十个,最后成功的却只有一两个。

    △《古兽香炉》 苏清河陶瓷艺术馆藏

    德化白瓷主要有器皿和雕塑两大类。器皿主要是各类供器和日用瓷,供器如各式烛台、香炉、花瓶及仿玉、仿青铜礼器、犀角器造型的供器。

    日用瓷主要是各式执壶、酒杯等,此外还有各式文具、乐器等。装饰多见透雕、浮雕等手法,具有立体感。

    雕塑更是久负盛名,多见佛、道神像,如观音、达摩、弥勒、文昌、始祖等造像,制作精良,形象传神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外貌,还兼顾神韵。

    德化瓷烧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德化瓷的技艺不仅留存在博物馆和藏家的艺术品中,在当代生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高温的浮沉中,在质密的白色里,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人民日报、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0755-82949326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