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迄今1300多年的传统技艺,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它就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
雕版印刷的发明与发展
无论是宋人毕昇的泥活字,还是撬开西方现代文明之门的铅活字,统统源自于雕版印刷术,它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印刷术的源头,是我们中华民族“史诗级”的绝技之一!
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唐咸通九年(868)雕版印制的《金刚经》(局部)
彩色套印的流行
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清嘉庆22年芥子园重刊彩色套印本单页)
雕版印刷的工序
写样是雕版的第一道工序,是由写样手艺人用毛笔,将雕版的内容工整地缮写在宣纸上。能做写样手艺人的书法大师极少,需要不断地学习与长时间的苦练方能从事。
首先印刷所用的墨汁极其讲究,用的都是保存了数十年的松烟墨。印刷所用的松烟墨以从松树窑烧烟道中清扫取出的烟灰为主要原材料,加之面粉、白酒、老陈醋、烟丝水、冰片、白芨、骨胶等十余种辅料,按相应的配比用水调匀后,入锅煮沸至膏糊状,运至地窖池藏之三冬四夏方能使用。
松烟墨在地窖池长期储藏也是一个反复发酵的过程,年代储藏越久,其墨色也越发乌黑,纯净,更加有渗透力,刷印出的书籍,不易褪色,且墨香四溢。
这么多令人叫绝的工艺步骤仅仅是雕版印刷最初级的基本原理,一块雕版的完成,更需要细致和耐心,我们的先辈也是耐得住寂寞,每日不辍的雕刻,才磨练出如此技艺。
虽然在当下的数字时代,雕版印刷已成为历史,但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与民族智慧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江南非遗、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