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久远、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提起围棋,人们往往会想到黑白两色的棋子,在方寸之间布下智慧的棋局。
其中有一种独特的围棋,称为“永子”,又名“永棋”,是永昌(今云南省保山市)所产的围棋子。
永子围棋,于明朝兴起,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棋子出云南,以永昌为上”。《明一统志》更是直白表明:“永昌之棋甲天下。”
永子的独特在于,执黑子对光照视,宛如墨翠,边闪翠环;执白子对光细看,晶莹如脂,温润细腻。更独特的是永子的制作工艺,是一颗一颗滴出来的。
它采用保山市特有的石料为原料,精选品质符合要求的南红玛瑙、玉石、翡翠和琥珀等原料,进行打碎、研磨,然后将研磨好的粉末按照一定比例调和,放进窑炉中熔炼成液体,再由师傅手工滴制,每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经验。
因采用纯手工制作而成,不能借助任何的模具。师傅需要用一只手拿着滴棒,用圆球去沾取熔炼好的料液,让圆球上的液体依靠惯性自然地滴落在铁板上。
操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颗永子围棋的重量、大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在全程不借助模具的情况下,凭借着手感掌控棋子的大小、形状、厚薄,滴出来的棋子必须是直径为22.5毫米、重量在6克的正圆形,如若不然,就是废子。
滴制成形的棋子,在等待冷却后,要经历打磨,晾晒,分拣和包装,工人们需要对棋子至少进行5次筛选,确保大小一致、颜色一致,将不均匀,有杂质和气泡的棋子筛选出来。
这种工艺独特、质地细腻的围棋,被誉为“围棋中的翡翠”。
永子的魅力和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制作工艺上,更在于它与文化的结合。
在保山市,围棋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年的围棋比赛和活动都吸引了无数围棋爱好者前来参与。永子围棋成为了这里人们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成为了推广围棋文化的重要载体。
棋盘上,黑白交辉,每一枚棋子的投放,都影响着全局的胜败。黑白交辉,大道至简,落子的瞬间,泱泱中华数千年棋道文明随之流传。烈火淬炼,匠心独制,传世国宝云南围棋子,在匠人炉火不熄的传承里熠熠生辉。
2021年6月,永子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质坚色润、细腻如玉、神韵隽永的永子,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来源新华社、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