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线雕,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
漆线雕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
漆线雕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为多,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
传统的漆线雕是用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反复舂打、手工搓成柔软而又富有韧性的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漆线雕为纯手工制作,工艺相当繁复多达十几种步骤,制作包括打稿、舂泥、搓线、盘线、安金油、贴金、洗金等工序:
备料:漆线雕的材料采用天然大漆、砖粉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经过几个小时的捶打,形成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可搓、可塑的漆线团料。
搓线:为了表现各种图纹、形状,用特别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
盘绕形体:以连绵不断的线紧密地盘绕做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并且重重叠叠。在光照下极为立体,以线条极尽精微地表现出卷云、柔水、繁花、缠草等。
妆金填彩:将中黏度的熟桐油描在盘结好的纹样上,,贴上金箱;金箔自然干透后再施色彩。
因此创作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但作品都是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典雅,栩栩如生,绝不雷同。
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近年来,已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满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便如今天的厦门工艺美术厂把漆线雕与陶瓷结合起来,创作、生产了线条陶瓷作品。
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来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 0755-82949326
✉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