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叹为观止!核雕的微观世界

  • 行业动态
  • 2025-03-03
  • 核雕,中国民间传统微型雕刻工艺。不足寸长之物上,雕刻内容却包罗万象。

    其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png

    核雕工艺历史悠久,但究竟缘起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了。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距今已一千多年。

    明清时期,核雕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风景名胜等。

    从清人魏学洢的《核舟记》所描绘的明代王叔远的核雕作品“夜游赤壁”,我们便能窥见核雕技艺的精湛与神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jpg

    清 核雕四大天王

    明朝时期,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核雕大为钟情。

    据说,当时的明熹宗朱由校不仅喜欢收藏核雕,甚至还亲自操刀雕刻。他所创造的“五鬼闹判”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种类上也是丰富多彩,不仅是作各种器皿和雕塑品,还作为衣扇装饰、手中把玩爱物等等。

    3.jpg

    清 核雕十八罗汉

    这一时期的核雕用料以核桃和杏核为主,雕刻的内容多为神仙神兽或吉祥物。

    到了清朝,匠人逐渐使用橄榄核作为核雕的材料。

    相对于简约的明朝核雕,清朝核雕则酷爱华美繁缛的工艺。很多核雕艺品为了让文人雅客或富家子弟更好地摩挲把玩,还配备了精致的架座。

    4.jpg

    现台北故宫镇馆宝物之一的“东坡夜游赤壁”核雕,令世人叹为观止。

    这枚作品出自清代著名雕刻家陈祖章。他雕刻的橄榄核舟,底部雕刻着300多字的《后赤壁赋》,船上乘坐8人,每一人的神态都不一样。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核雕分为南工和北工。两派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在选材用料、技艺刀工,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南工以苏州、上海、广州等地为代表,其核雕作品以精巧优雅著称。匠人们偏爱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橄榄核作为核雕原材料,这些材料非常适合表现南方山水的温婉与雅致。

    而北工以潍坊、廊坊、天津等地为代表,其核雕作品以粗犷豪放的风格闻名。匠人们倾向于使用质地坚硬、纹路丰富的桃核,利用桃核的自然纹路,结合创意和巧思,雕刻出各种生动的图案。

    而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地区间也逐渐有了各自的流派。

    7.png

    橄榄核雕寿星 藏于故宫博物院

    与木雕、石雕等雕刻艺术不同,核雕的面积之小,雕刻材料之特殊,使每件核雕作品都是无可复加的,需要手艺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行云流水的刀工技艺。

    一枚盈寸核雕,从选核、布局、雕刻直至完成需经十几道工序。经由手艺人的一刀一划,一铲一刻,在小小方寸之间精心雕琢出一个微观的大千世界,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魅力。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0755-82949326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