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千锤百炼的锡作艺术

  • 行业动态
  • 2025-03-17
  •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

    锡作为排列于白金、黄金、银之后的第四种稀有贵金属,它质地柔软、熔点低、可塑性强,且不易被氧化,常能保持银闪闪的光泽。故也与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

    1.jpg

    锡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制锡工艺已相当成熟,这可以从河南殷墟出土的锡块、镀锡虎面铜盔、锡戈及云南楚雄万家坝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含锡量高达99.15%的锡器中得到佐证。

    宋代以来,锡器的使用更为普遍,锡茶叶罐、锡“汤婆子”等一批日用器具在民间广为流行,锡作也因此而成为一个热门行当。

    2.jpg

    小红书@纸上清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锡器的制作工艺经过不断发展改进,一步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其中,以浙江省永康市、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等地的锡雕最为著名。

    永康锡雕,俗称为“打镴là”。始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的起源虽无明确记载,但至少可追溯至宋代。清光绪《永康县志》记载,当地“土、石、竹、木、金、银、铜、铁、锡皆有匠”,其中锡匠多“鬻技于他乡”。

    3.png

    永康锡雕制品细腻精致,光泽清亮,古色古香,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种类十分丰富,多为酒壶、汤罐、粉子盒等生活用品和婚嫁时使用的成套妆奁,也有拟形香炉、烛台、八仙、仪仗兵器、道具等祭祀供器或佛事法器及各种祥瑞题材的锡制盆景。

    旧时,永康人嫁女儿有一个传统,嫁妆里一定要有锡做的茶壶和烛台(至少一对烛台),茶壶上要有吉祥的图案,烛台上要雕有龙凤,寓意龙凤呈祥。雕刻越精致,主人家就越有面子。

    4.png

    莱芜锡雕,则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当时从业者不下千人。

    早先的锡制品以日用器物居多,后被定为朝廷贡品,逐渐发展出一些具有高度观赏价值的锡雕艺术品。

    5.jpg

    莱芜锡雕造型精巧,雕饰雅致,工艺考究,保持了锡器工艺的优秀传统,同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制作技法上,采用锻、錾、塑、雕、镶嵌,多材质组合等技法,凹雕、圆雕、线雕、浮雕镶嵌等制作手段并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其许多形态是通过烙铁塑造完成的,这是莱芜锡雕在制作技法上与众不同的主要特点。

    6.jpg

    锡雕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一般来说,锡雕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材、熔锡、制版、铸造、打坯、焊接、抛光、雕刻等多个环节。

    首先,选材是锡雕制作的第一步,优质的锡材是保证作品质量的基础。

    接着是熔锡,将锡块加热至熔点,熔化成锡水备用。

    7.png

    制版与铸造则是根据设计图案制作模具,并将锡水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初步形状。

    8.png

    打坯与锻打则是对初步成型的锡坯进行修整和加工,使其逐渐接近最终形态。

    9.png

    锡雕艺人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运用松香等助焊剂辅助焊接,使锡雕作品的各个部分牢固连接且美观大方。

    10.png

    抛光与打磨则是让锡雕作品焕发光彩的重要步骤。经过抛光和打磨处理后的锡雕作品表面光滑如镜,锡材特有的光泽得以充分展现。

    最后一步,进行雕刻与装饰,锡雕艺人运用浮雕、圆雕、线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在作品上进行精细的雕刻和装饰,使其更加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11.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合金材料、替代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锡器逐渐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退缩为小众的一种古雅情趣。但它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值得去欣赏、保护和传承。


    运营 × 深圳市钟表与智能穿戴研究院

    素材整合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协会秘书处

      0755-82949326

      members @ewatch.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