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钟表”,随着深圳的出现而产生,“深圳钟表”的历程也是深圳特区发展的历程,见证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
今天,在国内拥有绝对领先地位的“深圳钟表”,无论是产能还是出口量均占据着“中国钟表”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未来几年,深圳还将筹建“深圳市钟表高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将对深圳乃至中国的钟表行业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
时间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历程,延伸至未来!时间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的历史中以它的博大精深,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深圳钟表”,随着深圳的出现而产生,“深圳钟表”的历程也是深圳特区发展的历程,见证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
今天,在国内拥有绝对领先地位的“深圳钟表”,无论是产能还是出口量均占据着“中国钟表”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强调“深圳创造”助推深圳钟表品牌化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中,随着“天霸”推出石英式手表,拉开了深圳钟表品牌发展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形成带领着国产品牌钟表发展的中国四大钟表名牌——依波表、飞亚达表、天王表、霸王钟,享有“中国名牌”称号的依波、飞亚达2004年分别以5.81亿元、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最具价值500强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钟表扎堆深圳,目前五六十家企业拥有在国内有相当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品牌,与此同时,深圳钟表已经成为全球70%以上的品牌钟表的生产基地。
“深圳钟表”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2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到蜚声海内外的全球最重要的钟表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至2004年底,深圳共有钟表企业近1000家,员工近20万人。年产值126亿元,产量9.3亿只,其中出口8.8亿只,出口量分别占全国和国际市场55%和42%。产业结构上,深圳已涵盖了包括机芯在内的所有技术及生产能力,如零配件生产、组装加工等,社会分工明显,技术及质量达较高水准,产品外观设计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市钟表行业协会会长、依波表总经理陶立表示:协会在推动整个钟表品牌化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协会是完全民间化运作的,全体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全部都是差额选举的精英,凝聚了团结、积极向上、有行业地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群体;2、拥有一支优秀的秘书处工作团队,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提供全面的服务,有效地促进了上游制造商和下游品牌商之间的沟通,促进了与海内外买家的良好互动。3、“深圳钟表”是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深圳制造”如何转变为“深圳创造”一度困扰着深圳的钟表业。其间,协会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本身以企业化和品牌化的理念运作,无论是展览、论坛,还是刊物、网站和研发中心,均有各自注册的服务商标,通过建立行业的服务品牌推动企业的产品品牌,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4、协会一直关注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在行业规划、产业研究、收集情报、分析市场等工作中持之以恒,高瞻远瞩;5、协会积极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正在筹建的“钟表产业集聚基地”将为行业发展创造条件。
提升钟表高新技术含量实现高新企业“零”的突破
2005年5月,时运达(深圳)电子有限公司被评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有20多个产品被认定为“领先产品”,这是我市首家钟表企业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预示着钟表协会引导钟表企业向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方向发展已初见成效。目前,与数码相机、存储器、MP3等IT产品结合,功能集成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钟表产品不断涌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的应用持续不断,成为钟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事实上,除了“时运达”,多家钟表企业的研发投入已成绩斐然。例如:“飞亚达”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只航天表,代表了钟表行业最高的技术成果,使中国成为继瑞士、前苏联之后的第三个能生产制造航天表的国家,大大提升了中国钟表行业在世界的地位;“依波”纳米硬膜手表技术等多项企业产品被审定通过为中国企业新纪录;据统计,“深圳钟表”近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达500多项。
日本钟表界评估“深圳钟表”外观件生产能力已处于国际较先进水平,除机芯外、已基本掌握了目前较先进的技术,如果在高精密设备、CAD和CAM上加大投入,将很快赶上瑞士和日本的产能。
钟表协会首席顾问、“时运达”总经理王海指出,最近几年的市场反映,传统钟表的市场正在萎缩,而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外观新颖别致的钟表市场不断增长。对于“深圳钟表”,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同时对全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产品和企业管理改造,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则只能维持目前的生存空间,伴随维持的只会是慢慢失去竞争力。因此协会鼓励企业向“首饰化、时尚化、多功能化、微电子化”发展;力求在维持产能不变的情况下,使钟表产品往高附加值、高效益方向发展。近年,协会在市贸工局的支持下,建立起面向行业的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能力。
市贸工局有关人士表示,考虑到深圳市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钟表产能巨大,但是却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研发设备仪器的现状,为了支持“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市政府支持钟表协会建立起“深圳市钟表研究开发服务中心”,这是一家以服务企业、促进行业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的服务机构,它集检测、研发、认证、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符合未来“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
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未来“深圳钟表”前景无量
市行业协会服务署有关领导评价钟表协会是深圳市运作规范的行业协会之一,其工作可以说是“务实、认真、细致、全面”。
的确,回顾“深圳钟表”的发展过程,协会的作用不可估量。多年来协会一直秉承一个理念:“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商业推广、展览展示、产业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钟表检测、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产业集聚”九个方面形成了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打造了互动发展的6个品牌平台——中国钟表第一展、中国钟表高峰论坛、深圳市钟表研究开发服务中心、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深圳钟表》双月刊、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钟表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舜华说:“‘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是简单的一句空话,从协会的大事记,就可以看到其具体、务实和专业。展望未来,为提高钟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技术层次,加快利用高新科技改造钟表产业,协会把建设‘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作为工作重点。集聚基地将改变我市钟表行业布局过于分散的局面,通过引进新的项目和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以新技术、创新和高效益的新型钟表产业链,对钟表产业产生更强的整合力,进一步提高‘深圳钟表’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在最近已投入试运行,目前投入近400万元,从瑞士和日本进口了国际最先进的专业钟表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钟表和外观件检测研发体系,全面支持行业技术开发,将为企业特别是中小钟表企业提供可靠的第三方认证服务,解决瑞士、日本等钟表发达国家保护核心技术的限制先进设备出口的问题,该平台对钟表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已向3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
未来几年,深圳还将筹建“深圳市钟表高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力争在2006年引进第一批设备。该加工中心一旦建成,将为钟表企业开发提供必不可少的先进设备,提供行业共享的设计平台,推动CAD和CAM的应用。这些举措,将对深圳乃至中国的钟表行业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
■相关链接: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大事记
●1987年成立,是深圳市较早成立的五个产业协会之一。
●1988年主办“深圳市钟表展销会”,199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深圳)国际钟表珠宝礼品展”。作为深圳市历史最悠久的展览,是中国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钟表专业展,在中国钟表、珠宝、礼品类展览中首个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并被中国展览同业誉为“中国钟表第一展”。
●1989年组团参加“香港钟表展”,开始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服务。作为海外多个钟表专业展览会“中国展团”的代理,为中国钟表企业外销创造了无数商机。
●1990年,开展行业调研,积极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解决企业内销的各种障碍和限制。
●1991年创刊《深圳钟表》,向海内外宣传中国钟表行业,提供行业信息。
●1994年-2002年,在理事和会员企业积极支持下,协会为主要控股投资方创办“深圳市钟表配套市场”,在争取政府支持、招商引资和宣传推广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创办国内首个中英文钟表专业网站“中国钟表网”。
●2001年-2002年,以“民间化运作、制度化建设、企业化管理、国际化思路”规范协会工作。被在深考察的“国家经贸委”主管领导评价为“国内最具活力,制度健全,充分体现行业组织积极作用的协会之一”。
●在行业调研基础上推动“应用高科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钟表行业”,筹建“深圳市钟表研发服务中心”。
●被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
●2003年创办每年一届的“中国钟表高峰论坛”,组织云集业内专家和国家级经济学者探讨中国钟表行业发展大计。
●建立人才培训体系,与哈工大合作重建目前国内惟一的本科“计时专业”,与深圳高级技术学院合作设立“钟表”专业,开展各企业在职员工的再培训计划,建立钟表行业人才库。推出中国钟表信息平台“www.ewatch.cn”,一改传统模式,推动产业合作,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市信息化重点工程。●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