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成深圳经济活力源
深圳经济之所以有今天的奇迹,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产业;深圳要实现持续增长,成败的关键不在别的,还在产业。产业是深圳活力的源泉,产业发展,尤其是支柱产业的发展,真真切切是关乎深圳兴衰的“生命线”!
在深圳发展的又一个转折关头,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产业第一”的发展方略——在继续做大做强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将文化产业明确为城市发展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全市上下由此迈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又一轮发展热潮,负重前行的深圳经济柳暗花明,呈现出效益型、集约型、可持续增长的勃勃生机。
特色产业:5年建成12个产业集聚基地
深圳经济之所以强劲不衰,不只是由于结构合理的支柱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具体支撑和有力补充,深圳的特色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特色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培植特色产业“生态园”,不只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深圳产业集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要用5年时间,陆续建成家具、钟表、模具、服装、工艺礼品、内衣、玩具、印刷、珠宝、精细化工、汽车电子、装备工业等12个产业集聚基地。去年先启动了首批的服装、黄金珠宝、钟表、内衣、家具、模具共6个产业集聚基地,这些基地预计今年内可基本完成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地开发建设配套(不含征地费)资金,原则上将由市、区(镇)财政按3:7的比例投入。这一比例表明,市政府将要每年拿出一个亿的资金来扶持这6大产业集聚基地。今年我市将要挂牌的3个基地是小家电、自行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基地。
集聚效应同样带动深圳文化、金融、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深圳市第一个专业动漫产业基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以来,吸引梁定邦环球数码等多家创意型企业进驻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平面设计、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网络游戏、三维设计等一批多媒体文化企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大批海外留学生到此创业。产业集聚也带动资本转移,来自江浙等地的民间投资机构通过与动画企业、动画软件工作室签约等方式来这里投资,一个涉及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多个环节的创意文化产业链正在南山快速成长。此外,深圳中心区CBD金融、商务服务产业圈,以港口、保税区等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产业圈稳步发展,前景喜人。
产业创新:催生新的优势产业
实施“产业第一”的方针,重中之重,落脚点还在创新能力。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能否增长,关键要看能否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温家宝总理考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近一个时期,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举措,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适度重型化战略稳步推进,汽车及汽车电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规划全面铺开;《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发展资本市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实现。深圳的产业支柱,说到底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正在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主体。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快速增长,发明专利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全国第三大专利申请城市。华为、中兴等一批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民族高科技企业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产业创新催生新的优势产业。深圳在平板显示、存储技术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领域崭露头角,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产业五年中产值翻了两番多,商贸、旅游、会展等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以预见的将来,深圳在国内外的产业优势依旧明显,深圳的产业发展将会不断创造新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