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做强福建钟表业

  • 行业动态
  • 2010-11-17
  •        在福建众多民营经济中,钟表行业是发展较快的一支。2009年,福建钟表制造业年产值已超过60亿元,仅次于广东,而其中时钟制造已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一,成为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隐形冠军”。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由于福建多数的钟表企业是OEM加工企业,自主品牌缺失、行业的附加值不高,致使福建钟表产业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行业“隐形冠军”
            世界范围的金融风暴余温还没散去,各行各业仍处在缓慢复苏中,然而,2010年的上半年,众多福建钟表企业出口额却都大幅增长,备受同行业瞩目。
            据海关出口资料统计,今年上半年,福建造钟表出口额同比增长41.7%,福州造钟表同比增长58%。这意味着今年福建钟表业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在福建遍地开花的民营经济中,福建钟表行业是发展较快的一支。虽然随着手机、MP4等电子数码产品的普及,一度使被誉为“精密制造业皇冠上的钻石”的钟表行业给人走向没落的感觉。然而,福建钟表制造业2009年年产值已超过人民币60亿元,在全国综合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其中,时钟制造已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一,成为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隐形冠军”。在全国城市中,福州钟表业的地位排在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深圳,如果仅以时钟计算,福州市目前时钟产量居全国第一。
            据福建省钟表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福建现有400多家钟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州、漳州两地区,其中福州地区200家(含福州、闽清、闽侯、莆田江口)、漳州地区100家(含漳州、龙海等地),其他地区100家。福建省钟表产品齐全,基本涵盖全球所有钟表品种。包括机械表、石英表、电子表、LED表、多功能表;座钟、工艺钟、电波钟、多显示屏钟、多媒体钟、酒精计钟、胎压计钟、世界钟、万年历钟、LED钟、LCD钟、太阳能计时器等。
            另据了解,由于福建省钟表行业的出色表现,福建省市有关部门还将钟表业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地一院一站一园八个中心”,“一地”指人才高地建设,“一院”指海西钟表工业研究院,“一站”指院士工作站,“一园”指福建钟表行业创意工业园,“八个中心”包括福建钟表行业国际标准研究与制定中心、福建省钟表行业未来实用科技研究中心、福建省钟表行业工业设计中心等。
           

    “大而不强”的隐忧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钟表业占据世界70%的产量却只占世界30%的产值,钟表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中国钟表业中的重要一员,福建钟表业也难独善其身。虽然福建钟表业在全球钟表市场占领了很大一块市场,但占领的大多是配件市场和低端市场,出口的钟表大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行业大而不强的隐忧横亘在行业企业眼前。
            有业内人士分析,福建的钟表行业发展相对较迟,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市场定位模糊、疏于人才建设、普遍缺乏长期的战略布局,品牌意识的滞后制约了企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福建钟表行业协会会长蒋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福建民营钟表企业虽然已具备很强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但多为OEM加工企业,没有自有品牌,缺乏创新设计,“由于依靠OEM生产模式,多数钟表企业没有自有品牌,没有销售渠道,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不能享受产品附加价值的利益”。
            此外,钟表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计时工具逐渐分化为奢侈消费品和融计时、娱乐、装饰和实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时尚快速消费品等不同类别,然而,福建钟表企业基本上是生产时尚装饰类的钟表产品,产品结构单一,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而行业内的不规范竞争也成为行业发展的牵绊。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福建钟表行业内出现了互相争抢客户、争先压低售价、降低品质的局面,其结果是不能一致对外,无法提高出口价格,保证产品的信誉和市场,最终受损的还是自己,而外商则坐收渔利。
            面对行业隐忧,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扶持和行业协会的引导规范下,“瑞达”“上润”等企业的创新发展为行业起到了表率作用。
           

    品牌提升价值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实施品牌战略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为改变福建钟表行业尴尬的代工境遇,自然绕不过品牌战略。
            “钟表企业要在加强创新研发、丰富产品品种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的创建、推广自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蒋莘说道。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就是质量战略。而只有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品创新设计和研发投入,才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
            蒋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钟表企业前期快速发展已经为行业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应当借此着力构建钟表企业经营的“微笑曲线”,注重加强企业的设计研发和市场拓展力量,提升产品中的自主创新设计元素,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另外,逐步构建品牌连锁店、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广泛的销售渠道,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程度,最大限度的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
            不少钟表企业开始积极加大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努力在自主创新上作出了表率,也从中吃到了甜头。如今,福建全省共有6家钟表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已成为各家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福州鹰高电子仅今年上半年就新推出200款外观创新设计。福建上润电子有限公司除大量生产国际标准石英表芯外,还服务于要求精准计时的中国航天业与精密自控仪器仪表业,并于2010年初在香港上市。
            成立于1993年的福建瑞达精工公司,17年来共取得了287项专利,连续12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还荣获6项中国工业设计最高奖——中国设计红星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据了解,“瑞达”坚持每年投入4个以上的科研立项,坚持每年将总销售额的4%以上作为研发经费,80%的销售额与利润均来自各种专利产品。依靠自主创新,企业成为全国钟表业唯一的出口免验企业,去年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0%。瑞达公司董事长蒋莘告诉记者,“瑞达公司”长期居福建省同行业之冠,这得益于他们不断自主创新,打造与众不同的产品以及市场创新营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钟表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福建钟表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相信通过依靠福建钟表行业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福建钟表企业一定能够迅速改变经营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老路,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