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蜕变,助力深圳钟表质变飞跃

  • 行业动态
  • 2011-06-30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1-6-30

    十年蜕变,助力深圳钟表质变飞跃

    ——深圳钟表研究院“2011中国•钟表文化周”活动

    630,第22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暨“2011中国•钟表文化周”于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盛大开幕。

    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以及深圳经济特区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宏观经济发展理念指引下,质量成为深圳钟表产业升级转型关键时期的重要议题。为此,作为本次文化周活动的重要支持部门深圳钟表研究院经过分析调研,精心筹备,带领下属机构国家实验室——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及深圳市钟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首次借助展会平台推出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技术培训活动——在展会现场为参展商提供“免费材料成分分析及镀层厚度测量”服务,为展商产品提供有力的质量证明,还联合骨干企业推出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现场培训活动,包括“手表质量及检验技术”、“钟表精密加工技术能手”、“名表导购员必备——名表解析篇”等公开课程,为来自行业内的企业人士学员、钟表爱好者等答疑解惑。据了解,这是深圳钟表研究首次以技术公开课的形式,将培训活动“搬入”展会。

    据主办机构表示,一系列公开课活动报名通知一经发出,即受到了众多企业单位的积极关注,报名情况十分火爆。

    与此同时,深圳钟表研究院作为中国钟表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功能意义,也格外受到关注。

    深圳市钟表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原名为深圳市钟表研究开发服务中心。200912月,经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更名为“深圳市钟表研究院”,研究院的愿景是以前瞻性的研究先行于行业前列,为推动行业的进步提供技术和智慧支持。

    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建设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承接了部分政府转移的职能。肩负着社会职责和行业发展重任的研究院,有别于商业服务机构,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研究院的研究领域跨越多个层次,涉及钟表技术、产业人才培养、产业政策和咨询、网络平台、创新设计等。研究院以长期的产业研究为基础,以知识服务为重点,推动行业的品牌建设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其中,深圳市钟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成为提供行业技术力量的关键部门。

    深圳市钟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从2002年开始建立深圳市“钟表维修工”、“钟表装配工”职业培训鉴定体系,并取得政府授权,为深圳地区钟表行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工人,并组织两届钟表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培训中心先后与三泰表业、飞亚达表业、弘冈表业等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受到企业欢迎。本届钟表文化周期间推出的公开课,都是应行业发展需要全新开发的培训课程,经过不断完善,必将对行业技术升级提供技能人才上的有力支持。

    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于2004年成立,是深圳市政府重点扶持建立的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是研究院旗下的功能平台之一,专门从事钟表产品(包括原材料、零配件和产成品)的检测的第三方机构。中心在人员、设备、检测方法、场地等方面配备齐全中心现拥有检测设备、仪器68/套,可应用于钟表产品从成品到配件以及原材料的性能测试,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开展的检测项目基本涵盖钟表产品性能测试的所有领域, 2005年获得中国实验室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认可,并具备了ilac-MAR国际互认资质。

    目前,中心检测业务量逐年提高,每年为深圳、香港及珠三角地区钟表及相关企业提供检测服务500余次,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最专业、权威的钟表产品检测机构之一,中心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原材料测试、产品研发阶段测试、产品出厂测试、产品出口测试等涵盖钟表行业整个生产和销售环节。在服务于企业的同时,也为企业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助力把关。

    深圳市钟表研究院副总经理于建国表示,“作为钟表行业技术服务机构,深圳钟表研究院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但为深圳钟表企业提供检验评测等服务,也见证着深圳钟表产业的逐渐升级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钟表企业共同历经风雨不断开拓,扮演了引导和推进深圳钟表从“求量”转变到“求质”重要进程的助力器角色,对以深圳为龙头基地的国内钟表产业的整体升级、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政府“深圳质量”发展理念和宏观经济政策下,深圳钟表研究院作为服务于行业的技术平台,将与全行业共同开拓努力,为实现更强的“深圳钟表质量”而不懈前行,对于深圳钟表未来美好愿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