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www.eastmoney.com 时间: 2012-7-19 |
为了在已培育成熟的高端市场掘得一桶金,杭表选择了高端定制的路子,从做小圈子的口碑开始,然后向更广阔的市场拓展。 我是西湖牌手表,曾经是老一辈浙江人的“老三件”之一,在今天如果一款全新打磨的西湖牌手表出现在你面前,请不要以为这是穿越剧。“你还活着?”是的,没错,其实我一直都活在人间。 “江湖上还流传着她的传说。”听到《浙商》记者如此来电询问,杭州手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奇便很激动:“她从来都没有隐退江湖,何来重出江湖?”自从5月初,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办公司40周年庆典后,这已经是半个月内王奇第三次接到采访邀约了。 历史记忆 杭州手表有限公司,前身即杭州手表厂,是杭州市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手表生产厂家,要知道当年建厂时全国也只有38家手表生产厂家。上世纪80年代时,我曾是行业里的明星,屡屡获奖,半个月的销量就可达两万只。 杭州城里的人对我们有一个昵称:“杭表”。八十年代的人们结婚时,哪家女儿的嫁妆里若有一块杭表,旁人自然都要争相多看一眼——毋庸置疑,我是那个年代最“结棍”的嫁妆,标价60块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 那些年,我们出生在西湖边的清波门,旁边是热闹的吴山广场,依山傍水,有城隍庙的神祗罩着。仿佛宿命,我的分针秒针在记录着时间的同时,也在这一首时代曲中随着市场的变迁除却巫山不是云。九十年代初,全国的机械表销售都在走下坡路。而在国际上,钟表王国瑞士也遇到了麻烦。石英电子表技术在瑞士诞生,但却被当地高傲的钟表商们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低廉非正统产品。瑞士人的傲慢与固步自封使得他人有机可趁,日本人买下石英电子表技术,并培养出诸如精工、西铁城等钟表巨头。日本制造的电子表以走时更为精准、价格非常便宜而倾销到世界各地,从瑞士人手里抢到了大片市场。这场经典的技术革命和市场拓殖战也被写入了各大商学院的教科书。在中国事情同样如此,来自日本的江湖后生——石英表几乎将我拍死在沙滩上。娘家也迎来了第一次灰暗的低谷时期。 迫于生存困境,我们的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生产了一大批石英表妹妹。但我们没有石英表的核心技术,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这样的状况让我们泥足深陷,再次进入低谷。 日夜彷徨后,我们公司再次主动出击,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期待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主研发的“婴孩”。1994年,我们率先开发出2GZF全自动双历手表机芯,后续推出了五十多个系列新品,成为1995年中国手表业“一枝独秀”的企业,也是我们国家唯一没有停产过一天的手表厂。 2000年,公司再次迎来一个高峰,生产了100万个我的手足同胞,还成功地把这些兄弟姐妹全部售罄。只不过,那是黑夜前的黄昏,那年之后,我们又再次迎来了漫长的黑夜。 我的新伴侣 日月晨昏,时针秒针继续往前走,时移世易。蓦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廉价的石英电子表也迎来了他们的大敌——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钟表的计时功用大大削弱。整个钟表业都走向穷途末路了吗?幸亏与手机相比,我们拥有着那“一抬手的风情”。剥去最表皮纯粹的实用功能后,我们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标示着一位主人的身份认同与地位价值。而手表也与美酒、跑车、相机一起被称为现代成功男士的“四大玩物”。 时计滴答滴答,其实就是提醒着人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一次以“陀飞轮”为代表的最高工艺水准机械表,因为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再次成为市场主流。陀飞轮是一种精密的擒纵调速系统,秘诀在于它能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旋转,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 这一切的开端,要从一份订单合同说起。2002年,杭表现在的董事长、当时还是副总经理的张文琪签订了一份外贸订单,一年内要生产1000只具有陀飞轮心脏的手表。 在签合同的时候,当家的张文琪并没有想太多,但事后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因为陀飞轮技术一直被瑞士人所垄断。 “研发尚且没有结果,又如何量产?”面对质疑,张文琪骨子里那股倔强劲被彻底激发了,他几乎天天和设计师一起加班到夜深,我理解,那是一段度日如年的日子。 2003年底,虽然比合同上交付的日子晚了半年,但杭表造的陀飞轮问世了。交货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发人员先后出品了四大系列、80个品种的陀飞轮机芯,使杭表彻底进入了陀飞轮时代,而成表的生产也被大幅缩减了,杭表如今主要以陀飞轮的机芯制造为主。 我的转身 “看,这是我刚从国外买回来的陀飞轮表,40万元啊!”每次听到有朋友这样说,张文琪欲言又止,心里有如挠痒痒。每年,我都有众多的兄弟姐妹被香港的代理商销往国外。只不过,它们那会儿都还没有成型,都还只是陀飞轮机芯。在异国,它们会穿上盛装,打扮成各种各样品牌的高端手表。为了生存,杭表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如今有个目标,要做有影响、高难度、高利润的产品。”张文琪说,当初发展不好,才萎缩成表的生产;为求生存,才主攻陀飞轮机芯的生产。但张文琪也清楚,想全面回归,一如当年盛况,难度很大。 为了在已培育成熟的高端市场掘得一桶金,杭表迈向了高端定制的路子,从做小圈子的口碑开始,然后向更广阔的市场拓展。要知道,在我身上共有120多个零部件,要用700多道工序来完成,其中一半以上的工序都要由人工完成。这显然是奢侈品的套路,而目前成表在国内定价2-4万元之间。 “我们希望能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戴得起陀飞轮。”我常常听到张文琪这样告诉别人。我知道我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关于光阴的寓言,过去已然随风飘散,重要的是表盘上指针在当下的每一次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