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人才——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隆重举行

  • 行业动态
  • 2013-11-07
  • 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3/11/7

            2013年11月6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执行承办的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隆重举行。

    论坛首次关注中国城市发展

            本届论坛主题为“国际智力推动中国城市发展”,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人文情怀,关注全球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与问题。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在加快,中国城市面临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摆在我们的眼前,比如排水系统、交通拥堵、流动人口管理、公共服务工程建设、食品等各方面安全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国际城市已有的成熟发展经验。而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特别是国际人才。党的十八大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城市既是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全球化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城市的重点关注和思考难题。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城市,不但吸收不到外来的人才,而且连自己的人才都往外跑,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才,淘汰了精英。

            主题论坛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锐担纲主持,深圳市副市长唐杰、福州市副市长陈大强、苏州市副市长周伟强、英国纽汉市市长Robin Wales爵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副院长白瑞楠、波兰科学院副院长AndrzejGorski、外国专家建言委员会咨询顾问麦启安、美国纽约规划局前局长饶及人、美国规划协会政策主任苏解放、国际经理人服务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勒、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等海内外知名人士、学者、企业家,从人才集聚、城市认同、引智留才等方面,研究借鉴世界先进城市发展过程中国际化人才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中国城市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力争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分论坛纵论中国梦与人才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竞争手段愈发高明与多样。世界各国都深刻地认识到,21世纪是人才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时代,谁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谁就取得主动权。

            论坛中,财富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文银、深圳生物医疗领军企业迈瑞集团董事长徐航,香港沙龙电影集团主席汪长禹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汇丰深圳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在分论坛期间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

            在专题互动环节,组委会特别设置安排了以“中国梦∽国际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院士论人才环节,邀请匈牙利科学院院士Norbert Kroo、韩国科学院院士El-Hang Lee、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Da-Wen Sun、比利时皇家学院院士Jean-Marie André、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Clarence W. de Silva、罗盛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原、美国加州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特派委员尹集宪等G20集团国家院士为嘉宾,围绕“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一定共鸣。随着国际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施行,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化竞争最稀缺的资源是能够帮助企业在跨国家、跨地区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创造附加价值的国际化人才。在引进“外资”、延请“外脑”、建立“外体”,逐步建立国际化标准的同时,要立足于“本土化优势”,利用知名统一的品牌、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多渠道的分销网络、广泛的客户群、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及领先的创新能力,充分捕捉各种市场机遇,以构筑强大的金融集团架构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铸就核心竞争优势。

            上述论题均围绕“中国梦”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阐述中国梦,指出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实现中国梦最可依靠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人才。人才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现代化追赶战略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多种形式的同期活动。2013年,是邓小平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七八谈话30周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国际人才引智工作从星星之火到覆盖影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为中国的崛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借此机会,组委会安排在大会同期设置邓小平“七八谈话”30周年引智成果展,采取“静态图文 动态回顾”联动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七八谈话”30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

            同时,组委会还安排在论坛的第二天,邀请100多位高层次人才走进坪山,近距离感受坪山新区新风貌、新景象,了解宜居宜业环境和优待政策,感知、认同坪山新区,并就创业创新主题与坪山新区企业展开对话,为坪山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献智献策。坪山新区是深圳东部主要工业基地。新区东靠惠州大亚湾石化城,南连具有优美原生态的大鹏半岛,西邻世界最大的单体港——盐田港,北面是商贸发达、配套齐全的龙岗中心城,是深化深莞惠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近年来,坪山新区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平台,以一系列的大动作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坪山新区的发展打造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高地。在去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坪山新区推出了包括《坪山新区成长型人才认定标准》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人才配套政策,并为首批12名成长型人才颁发证书,引起广泛关注。

            深圳论坛不仅展现深圳论坛形象,还传播了深圳乃至全国的创业创新环境,造招才引智之实。论坛每年都力求创新,力促降低办会成本,努力将各项政策和项目推荐给社会公众、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

            为促进深圳引智引才力度,推动深圳人才不断发展,深圳人力资源相关部门策划推出“千人计划”等多项人才战略。在论坛开幕式上还举行三大颁奖仪式,展示我国引才引智新成果。

    1、“外专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颁证仪式。


            “外专千人计划”全称是“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目标是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高层次外国专家,每年引进50至100名。“外专千人计划”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需求,重点引进一批能够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建设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显著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国家重点领域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颁证。


            为促进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引智工作取得成果并在成果示范推广工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近两年引智基地发展很快,引智基地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引智基地示范推广能力进一步加强、引智成果推广形式更加多样化、引智基地影响进一步扩大、积极开展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工作新探索。

    3、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发布。

            自2010年开始,由《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主办,外籍人才参与评选,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外专千人计划” 专家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评出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已成功举办三届。鉴于该评选活动日益形成重要的社会影响,故本届论坛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程,并在论坛开幕式上公布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