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时间: 2014-3-27 |
每年3月,有一座只有16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要接待来自全球各地超过10万人次的客人,这些客人里,既有西装笔挺的绅士、裘皮美钻的贵妇,也有行色匆匆的媒体人,还有神秘的VIP客人—它就是巴塞尔。3月26日,BASELWORLD2014如期而至,这是一场品牌展览的盛宴,更是一场时尚业界的巅峰对决。 不管如何论资排辈,巴塞尔钟表展都是元老级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17年,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1986年对于巴展来讲也是一个新起点,因为那时起有了欧洲以外的展商。2003年,博览会新命名为BASELWORLD--“The Watch and Jewellery Show”(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奠定了其作为世界钟表珠宝产业顶级盛会的领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BASELWORLD2013最终有1460参展商、122000参观者 、3610记者参展,创历年之最,这个数据今年可能又将被打破。踏入展馆,你会发现,今年的展位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很多品牌比往年占据了更好的位置,同时也就意味着其江湖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品牌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的BASELWORLD已然成为钟表珠宝工业最重要的聚集地,钟表珠宝最重要的一场展览盛会,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风向标。 “我们不能在嘈杂和拥挤的地方招待我们的客人,谈生意的地方应该舒适、安静,有空间和点心。”1990年卡地亚召集几个高级手表品牌南下到了日内瓦,举办了一场只有少数品牌参加的聚会——“日内瓦钟表沙龙”(SIHH),日内瓦展不接受公众参观,只接受经销商的访问和订货,公众只能在媒体上看到发布的新闻。这里只接待受邀的参与者,邀请对象主要是高级钟表制造商,行业认可的钟表大师,多年家族购买的买家或藏家,他们也只接受小范围的媒体采访,不在名单上者严禁入内。直到今天出席SIHH的品牌也不超过30个,并且历峰集团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SIHH是钟表商、订货商与媒体参与的相对私密的沙龙。
2013年9月一场亚洲版的SIHH在香港成功举办,实际上,比起SIHH侧重于对新款腕表的演绎,展览的目的也是一大亮点在于,提供一个欧洲钟表文化展示与人文探索的平台,向亚洲的爱好者们展示高级制表业的深厚历史与精湛工艺。一度成为亚洲地区举行的最高规格表界盛会。
香港钟表展起源自1983年,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钟表展之一。香港作为瑞士钟表第一出口地,每年的香港钟表展都会吸引来自18个国家及地区的750余家公司参展,因此香港钟表展更加注重的是其销售。在香港展上,一踏入展馆,你就会看到很多“小订单区”就是为了鼓励参观者们消费。走进展馆,你会觉得少了大品牌的咄咄气势,也没有高不可攀,更没有只可远观不能把玩的天价腕表;在香港展上你所亲近的就是你有能力立即拥有的腕表;因此香港钟表展似乎更加注重的是其销售。
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览会是中国内地最大规模的钟表珠宝类专业展会,于 1988 年创展,至今已连续举办 24 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汇集中、港、台、日、韩、欧美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1400 余个展位的 500 多家参展企业,吸引全球来自 63 多个国家近 60,000 人次的参观采购。以钟表产品的丰富齐全、组织的专业化和国际化而著称,是继巴塞尔钟表展、香港钟表展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钟表展会、中国最大的钟表类展会。
如果说巴塞尔钟表展是一个行业风向标;日内瓦展更像一个私人盛宴;香港其特殊地位更决定了其在加工贸易方面的影响力;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则代表着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未来,它们必定是既有差异竞争,又相互依存的主流钟表展览平台,巅峰对决之势将长期影响并推动着全球的钟表业态,让“时间”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