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息中心 来源: 时计堂 时间: 2014-11-19 |
首先是其机械和科技价值。钟表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天文、机械、物理、金属冶炼等多种学科的发明成果作为知识保障和技术支持,摆、发条、游丝、各种擒纵器的发明使钟表越来越精确。同时,对计时精度的更高要求也不断地促使制作者改进金工技术和车床,寻找更优质的材料,这对其它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钟表打破了各种知识、智慧和技术之间的无形的障碍,成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之母"。明清宫廷中的钟表正是人类钟表史上颠峰时期的辉煌之作,通过这些钟表,我们可以了解当时钟表制作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熟练掌握制钟技术的西洋传教士的东来,使中国制作的钟表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与西方并驾齐驱,且有所发明,其中更钟的设计和研制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明清两代皇宫所收藏的科学仪器中,钟表是科技含量相当高的一个门类。
再次是其社会文化价值。钟表自传入中国始就扮演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角色,成为东西方之间相互了解的媒介,交往的工具。从早期传教士带给中国人的惊奇到赢得中国人的认同,从在中国内地取得居留权到打开中国皇宫的大门,从私人交际携带的礼物到国家使团送给皇帝的珍贵礼品,从皇室用品的采办到中西间的贸易活动,其间都能看到钟表的影子,钟表在中国传播和被认知接受的速度是其它任何西方物品无法比拟的。钟表的输入不但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过去广泛使用的日晷、刻漏逐渐被更为简便易用美观精巧的钟表所取代,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钟表已经不单单是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其光彩夺目的表象背后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